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歲惡的意思、歲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歲惡的解釋

謂一年無收成。《漢書·食貨志上》:“失時不雨,民且狼顧;歲惡不入,請賣爵、子。”《漢書·蔔式傳》:“往年 西河 歲惡,率 齊 人入粟。” 顔師古 注:“歲惡,猶兇歲也。《禮記》曰:‘歲兇,年穀不登。’”《新唐書·柳公綽傳》:“遭歲惡,撙節用度,輟宴飲,衣食與士卒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歲惡"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年景不好、農作物歉收的荒年。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及古籍用例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年成惡劣

    指一年中自然災害(如旱、澇、蟲災)導緻農業收成極差。

    來源:《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第7卷第1425頁。

    古籍用例:

    《史記·貨殖列傳》:"歲惡不入,請賣爵子。"(年成惡劣,賦稅無法繳納,百姓被迫賣兒賣女、求購官爵)

  2. 兇年、災年

    與"豐年"相對,強調社會因饑荒陷入困境。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1482頁"歲"字條。


二、單字溯源

構詞邏輯:二字組合直指"年成的兇險敗壞",凸顯農業社會的生存焦慮。


三、古籍典例

  1. 《漢書·食貨志》

    "歲惡不入,縣官衣食租稅而已。"(荒年無收成,官府僅能依靠微薄租稅維持)

    注:此句反映古代賦稅制度與自然災害的關聯性。

  2. 賈誼《論積貯疏》

    "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歲惡不入,請賣爵子。"

    解讀:強調儲備糧食對抗荒年的必要性,體現古代防災思想。


四、現代延伸

在當代語境中,"歲惡"罕用于口語,但仍是研究古代經濟史、農業史的關鍵詞,常見于學術文獻,如: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線上版入口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官方介紹頁
  3. 《史記·貨殖列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4. 《漢書·食貨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5. 賈誼《新書·卷三》,四部叢刊本

(注:古籍原文引用均依據通行校勘本,鍊接指向出版社官方資源頁或權威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歲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年景不好,收成極差”,通常指因自然災害或社會動蕩導緻農業歉收的年份。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歲”指一年或年景,“惡”在此處意為惡劣、不好,組合後表示“一年沒有收成”或“兇年”。例如《漢書·食貨志》提到“歲惡不入”,即因收成差無法納稅。

  2. 古代文獻用例

    • 《漢書·蔔式傳》記載“西河歲惡”,指西河地區遭遇荒年。
    • 《新唐書·柳公綽傳》描述官員因“歲惡”縮減開支,與士兵同甘共苦。
  3. 延伸背景
    古代農業社會依賴天時,“歲惡”常與旱澇、戰亂等關聯,可能導緻饑荒、經濟崩潰,甚至引發賣爵鬻子等社會問題。


相關詞彙


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歲惡”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古文研究。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用“災年”“歉收”等替代。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經濟與災害關系,可參考《漢書·食貨志》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卑意杯中緑邊海並鄰逼取不揣冒昧參伍差分長铍茨草辭役錢點集丁徭動粘黼純感應庚癸之呼跟馬詭陋滾軋古趣憨健荷花澱橫穿橫舉畫箧彙款呼鷹台絞結籍記金錞金戈鐵騎戢刃鋸霏屑磕帀苦克雷雨林栖谷隱六鼇籠圈命價秘省耐普爾南來北去屏風九疊歧出宂渎三驅賞功生式升西天筮蔔師矩食跖説不上説有啴咺圖像外債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