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參伍的意思、參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參伍的解釋

亦作“ 參五 ”。1.參,三;伍,五。或三或五,指變化不定的數。《易·繫辭上》:“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

(2).分劃。《文選·班固<典引>》:“至於參五 華夏 ,京遷 鎬 亳 。” 李善 注:“參五,謂參五分之也。言 殷 周 參五而分 華夏 之地,然後乃始京遷於 鎬 亳 也。”

(3).三才五倫。《淮南子·泰族訓》:“昔者五帝三王之蒞政施教,必用參五。何謂參五?仰取象於天,俯取度於地,中取法於人……此之謂三。制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婦之辨,長幼之序,朋友之際,此之謂五。”

亦作“ 參五 ”。交互錯雜。錯綜比較,加以驗證。《韓非子·八經》:“參伍之道,行參以謀多,揆伍以責失。”《史記·太史公自序》:“若夫控名責實,參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參伍”的漢語詞典釋義

“參伍”是古漢語複合詞,由“參”(cān)與“伍”組合而成,本義指交錯雜合、錯綜比驗。其核心含義可概括為:

  1. 交錯綜合

    源于數字“三”與“五”的交錯關系。《周易·系辭上》雲:“參伍以變,錯綜其數。”指通過三與五的交互變化推演複雜規律,引申為多角度綜合比較分析。例如朱熹注:“參者,三數之也;伍者,五數之也。錯綜各三、五,以考其變。”

  2. 反複驗證

    古代用于描述反複核驗事實的行為。《荀子·成相》載:“參伍明,謹施賞刑。”強調通過多方比對确保公正。清代王引之《經義述聞》進一步闡釋:“參伍,猶錯雜也,謂錯綜比驗以明之。”

  3. 引申為複雜多變

    在文學語境中可指事物錯綜複雜的狀态。如《漢書·律曆志》以“參伍以變”形容音律變化,體現動态交織的特性。

現代使用與權威參考

現代漢語中,“參伍”屬書面語,多見于研究典籍或哲學讨論,強調對複雜事物的交叉驗證與分析。權威釋義可參考:

來源依據

  1. 《周易·系辭上》原文及曆代注疏(如朱熹《周易本義》)。
  2. 王引之《經義述聞·通說上》“參伍”條(中華書局影印本)。
  3. 《漢語大詞典》第2卷“參”字條目(上海辭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參伍”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多層次的釋義,主要涵蓋哲學、醫學及方法論等領域,具體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數字變化與交錯
    “參”指三,“伍”指五,二者合稱表示不固定的數理變化。此義源自《易經·繫辭上》:“參伍以變,錯綜其數”,強調通過三五之數的組合推演自然規律。

  2. 分劃與組合
    《文選·班固〈典引〉》提到“參五華夏”,指将地域分劃為不同部分,如殷周時期對華夏地區的行政區劃調整。

二、引申含義

  1. 哲學與倫理内涵
    在《淮南子·泰族訓》中,“參伍”擴展為“三才五倫”的哲學框架:“三才”指天、地、人,“五倫”即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的社會關系。

  2. 醫學診斷方法
    中醫典籍《素問》提出“參伍相合而調之”,強調診斷時需綜合脈象、面色、髒腑狀态等多方面因素進行對比分析。

三、方法論應用

  1. 錯綜驗證與邏輯推演
    《韓非子·八經》以“參伍之道”指通過多方驗證(如“謀多”“責失”)避免決策失誤,司馬遷亦在《史記》中稱其為“控名責實”的辯證思維。

四、總結

“參伍”的核心在于交錯對比與綜合推演,既可用于數理變化、地理分劃,也可指導倫理實踐和醫學診斷。其跨領域的應用體現了中國古代思想中的系統觀和辯證思維。

别人正在浏覽...

阿來來百六陽九白苎歌榜樣班馬文章寶刹豹死留皮變天丙字庫庇衛避妍長班場苗黜罰楚丘楚猿村廛達羅毗荼人獨化恩實服道浮鐘剛鸷扞護诰告功狗衮衣還少號然豪燥患吏裌布簡禮驚怕金環進退中繩錦繡谷激作口含天憲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流落麥黃面疱南山壽弄麞鐅盤僻峤恰正情素驅剪柔心乳糖山包海容上棟下宇束帶稅饷送餪五筆字型小熱昏奚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