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薮牧的意思、薮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薮牧的解釋

畜牧之地。亦指從事畜牧之人。《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職任萬民:一曰三農……四曰藪牧,養蕃鳥獸。” 鄭玄 注:“澤無水曰藪;牧,牧田,在遠郊。皆畜牧之地。” 章炳麟 《訄書·明農》:“鳥獸之蕃,魚蛤之孳,藪牧聚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薮牧”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1. 基本詞義
    指畜牧之地或從事畜牧之人。其中“薮”原指水草豐茂的沼澤,後引申為禽獸聚集之地;“牧”即放牧、牧場。兩者結合後,既可表示畜牧的場所,也可代指畜牧相關職業者。

  2. 文獻依據
    最早見于《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職任萬民……四曰薮牧,養蕃鳥獸。”鄭玄注:“澤無水曰薮;牧,牧田,在遠郊。”表明薮牧是周代劃分的九種職業之一,負責鳥獸繁育。
    章炳麟在《訄書·明農》中亦提到薮牧對鳥獸魚蛤資源的管理作用。

  3. 延伸用法
    在古詩文中,常與自然、田園意象結合。例如詩句“近郊薮牧好遊遨”,描繪郊外畜牧之地的閑適場景。

注意:該詞現代已鮮少使用,多出現在古籍或曆史研究中。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周禮》及鄭玄注疏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薮牧

《薮牧》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薮”和“牧”。

1. 拆分部首和筆畫

“薮”字的部首是艸,總共有13畫。而“牧”字的部首是牛,總共有8畫。

2. 來源

“薮牧”一詞源自《詩經·周南·薮萑》中的一句詩:“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采薇荑葦。”其中“薮萑”一詞表示茂密的草叢和植物叢生的地方。

3. 繁體字

“薮牧”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藪牧”。

4.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常常有所變化。據古籍記載,古時候“薮”字的寫法為“蒐”,而“牧”字的寫法為“攵”加上“牛”。

5. 例句

他常常在山薮牧羊,過着甯靜的生活。

6. 組詞

與“薮牧”相關的組詞有:

7. 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薮牧”意思相近的詞語有“草原”、“牧草”。與其意思相反的詞語有“城市”、“工業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