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蒐括的意思、蒐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蒐括的解釋

搜集。 明 淩濛初 《<初刻拍案驚奇>序》:“獨 龍子猶 氏所輯《喻世》等諸言,頗存雅道,時著良規,一破今時陋習,而 宋 元 舊種,亦被蒐括殆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蒐括是一個漢語詞彙,屬于書面用語,具有特定的含義和用法。以下從詞典釋義、語義構成、用法及權威參考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蒐括(拼音:sōu kuò)指廣泛搜集、搜羅彙集。


二、語義解析

  1. 動作性:強調主動、有目的的搜集行為(如“蒐括文獻”)。
  2. 範圍性:隱含覆蓋全面、不遺漏的意圖(如“蒐括殆盡”)。
  3. 書面色彩:屬正式用語,常見于學術、曆史或公文語境。

三、古籍用例

  1.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蒐乘補卒,秣馬利兵。”(“蒐”指檢閱、整備,與“蒐括”的搜集義相通)。

  2. 《晉書·慕容皝載記》:

    “括舉俊才,以充冠冕。”(“括”表選拔彙集,與“蒐括”義近)。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收錄“蒐括”詞條,釋義為“搜求;網羅”。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ISBN 978-7-5326-4890-6。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雖未直接收錄“蒐括”,但“蒐”明确标注同“搜”,“括”有“包容”“總括”義,可佐證詞義。

    來源: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2450-8。

  3. 《辭海》(第七版):

    “蒐”釋為“聚集”,“括”釋為“包容”,二者結合符合“蒐括”的語義邏輯。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5365-8。


五、現代使用建議

在當代語境中,“蒐括”多用于學術、曆史或公文寫作,如:

“課題組蒐括了明清兩代的方志資料,編成數據庫。”

需注意其書面語屬性,口語中常用“搜集”“彙總”替代。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線上鍊接,來源标注采用權威工具書版本信息,讀者可通過圖書館或官方平台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

“蒐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語境綜合理解。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讀音

    • 拼音:sōu kuò(常見讀音)或sōu guā(部分文獻中)。
    • 注音符號:ㄙㄡ ㄍㄨㄚ。
  2. 詞義

    • 中性義:指“搜集、搜求”,如文獻整理或資源彙總。例如明代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序中“宋元舊種,亦被蒐括殆盡”。
    • 貶義:與“搜刮”相通,表示“掠奪、強取”,如“搜括脂膏”。

二、用法與語境


三、相關成語與詞彙


四、權威性說明

需注意,部分網頁(如)指出其與“搜刮”的關聯性,而古籍用例更偏向中性。建議結合具體文本判斷詞義傾向。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本。

别人正在浏覽...

百頁贲華邊崖菜館嶒嶝乘號催青存育當初淡災燔蕩豐廚服法冠冕孤芳自賞貴客焊花洪祚後婿魂痕惛怓假告薦拔降問加役流計料究險楷栻康莊大道口吃扣宅枯草死骨潰腐苦荬苦膩枯僧冷盆芒履滿舌生花謾言米南宮謀夫孔多拈阄譨譨前悔青鴨铨度羣俗上算矢幹手語踏百草擡揲天縱托始王迹望履微疾邪枉吸哩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