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lented] 指上天所賦予,才智超群(多用做對帝王的谀辭)
(1).亦作“ 天從 ”。天所放任,意謂上天賦予。後常用以谀美帝王。《論語·子罕》:“固天縱之将聖,又多能也。” 南朝 梁 沉約 《丞相長沙宣武王墓銘》:“峩峩哲人,寔惟天縱。” 唐 高適 《淇上别劉少府子英》詩:“逸思乃天縱,微才應陸沉。”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贊》:“人欲方切,天從忽來。” 元 劉壎 《隱居通議·古賦一》:“ 徽宗皇帝 ,萬幾餘暇,戲禦毫素,間作花草蟲魚,以示天從多能之意。”《明史·趙錦傳》:“陛下天縱聖神,乾綱獨運。” 郭沫若 《高漸離》第五幕:“十八皇子真是聰明天縱,他的批評是萬分恰當的。”
(2).閏月。 宋 洪邁 《夷堅甲志·倪輝方技》:“曆家以閏月為天縱。”
“天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指上天賦予的卓越才能,常形容才智超群、天賦異禀的人,尤其用于對帝王的贊美。例如《論語·子罕》中“固天縱之将聖”即用此意,強調聖人的才能源于天賜。
該詞古時帶有“谀辭”色彩,需注意語境。例如,用于現代普通人時可能稍顯誇張,但文學或贊美性表述中仍適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典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論語·子罕》或南朝沈約的《丞相長沙宣武王墓銘》。
《天縱》一詞源于古漢語,含義是指上天所賦予的超凡能力或優越才能。天縱之才是指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擁有卓越的技能,超越常人的天賦。
《天縱》一詞的拆分部首為“日”,總共包含6個筆畫。
《天縱》一詞最早記錄于《史記·高祖本紀》中:“曰‘得人者昌’,未嘗聞天縱奇才之如。”後來在文學作品中廣泛使用,成為表達某人才能非凡的詞語。
《天縱》的繁體字為「天縱」。
在古代,「天縱」一詞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古人将「縱」字的上部分寫作「纟」,下部分寫作「重」,合在一起形成「縱」字。
1. 他擁有天縱之才,在音樂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 這位畫家的天縱之才使他的作品獨樹一幟。
1. 天才:指具有非常出色的才能和智力的人。
2. 天資:指天生的才能或智慧。
1. 天賦:指上天所賜予的才能或優勢。
2. 天庇:指上天所保佑,給予庇護。
平庸:指普通、平凡,缺乏超凡能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