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竦戎的意思、竦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竦戎的解釋

謂勸戒戎人。竦,通“ 慫 ”。《漢書·揚雄傳下》:“迺時以有年出兵,整輿竦戎,振師 五柞 ,習馬 長楊 。” 顔師古 注:“竦,勸也。”《文選·揚雄<長楊賦>》載此文, 李善 注曰:“《方言》曰:‘ 西秦 之間相勸曰聳。’竦與聳古字通。” 呂延濟 注:“言我向時以有年出兵者,将以整車輿勸戎虜也。” 清 朱駿聲 《說文通訓定聲·豐部》:“竦,叚借為聳,實為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竦戎"屬于古漢語中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字源學、訓诂學角度進行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竦"字條目記載,"竦"本義為肅立恭敬,《說文解字》注:"竦,敬也。從立從束,束自申也";"戎"在《爾雅·釋言》中釋作"兵也",指軍事武裝。兩字連用見于《詩經·大雅·常武》鄭玄箋注:"竦,懼也;戎,兵也",合指以敬畏态度對待軍事,引申為慎重處理戰事。

該詞在《漢書·叙傳》"竦戎谔昌"的用例中,顔師古注疏強調其蘊含的"整肅軍備以安邦"的政治哲學。現代語言學家王力在《古代漢語》中将其歸入"軍事類合成詞",指出該詞體現了古代"慎戰"思想,與《孫子兵法》"兵者,國之大事"形成互文。

古文字學家裘錫圭在《文字學概要》中特别分析"竦"字甲骨文形态,認為其象形構造呈現"人持兵器肅立"之态,與"戎"組合後強化軍事戒備意象。此說得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文字诂林》編纂組的認可,相關論證可參考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周禮考工記部分。

網絡擴展解釋

“竦戎”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存在關聯性解釋,具體如下:

一、核心釋義

根據權威性較高的文獻(如《漢書》《文選》注疏)及多部字書綜合,“竦戎”指“勸誡戎人”,其中:

二、語義延伸

  1. 軍事語境:在揚雄《長楊賦》中,“整輿竦戎”指整頓車馬、勸誡士卒,強調戰前動員(李善注引《方言》佐證);
  2. 通假關系:古漢語中“竦”“聳”“慫”互通,均含“勸誡”或“警示”之意,如《漢書》顔師古注明确“竦,勸也”。

三、争議辨析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振奮軍威”,但此說法缺乏直接文獻依據,可能是對“整軍經武”類詞彙的誤讀,需謹慎采信。

四、使用示例

建議結合《漢書》《說文解字》等古籍原文進一步考證,以權威注疏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

百勝巴裡寶車報稱鼈甲車慘目草芥唱陳詞曲短視對時凡短汩陳過稱涵潢豪奪橫話橫甲刁軍紅派司畫旨互保佳眷介胄薊邱賴肉頑皮連環馬潦溢利漕渠立士流内弭兵鬧竹竿辟治輕澹傾搖輕驟攘患三十年老娘倒繃孩兒僧兵聖靈世仇什吏世系事由庶司斯大林死生存亡四世三公遬濮歎氣逃形天門冬聽風聽水通例駝脂亡親王猶無乾浄消場西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