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送門狀的意思、送門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送門狀的解釋

舊指節日互送名帖祝賀。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前集·送刺》:“節序交賀之禮,不能親至者,每於束刺簽名於上,使一僕遍投之……又《雜説》載: 司馬公 自在臺閣時,不送門狀,曰:‘不誠之事,不可為之。’ 滎陽呂公 亦言:‘送門狀習以成風,既勞作僞,且疏拙露見可笑。’則知此事由來久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送門狀”是古代中國的一種社交習俗,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舊時在節日期間互相遞送名帖以示祝賀的行為。這種名帖稱為“門狀”,相當于現代的名片或賀卡,主要承載禮節性問候功能。

二、曆史背景與文獻記載

  1. 起源時間:可追溯至宋代,宋人周密《癸辛雜識前集·送刺》記載,當時已存在節日無法親自拜訪者通過仆人投遞名帖的現象。
  2. 形式演變:早期需手寫賀詞,後逐漸簡化為簽名或印刷體,司馬光曾批評這種流于形式的行為是“不誠之事”。
  3. 社會争議:宋代學者呂公指出,這種習俗因過度形式化導緻“勞作僞”“露見可笑”,反映當時士大夫階層對虛禮的反思。

三、相關延伸

“門狀”本身有兩種含義:

注:所有釋義均來自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該詞已不再使用。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癸辛雜識》《資暇集》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義解釋

《送門狀》是指一種特殊的信件格式,用于将信件送達對方。通常在信封上寫有特定的字句,以确保郵件能夠正确送達給收件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送門狀》的拆分部首為“辶”和“門”,其中“辶”表示“走”,“門”表示“門戶”。它的總筆畫數為17畫。

來源

《送門狀》這個詞是古代郵件傳遞中的一種特殊方式。在古代,郵件的送達并不像現在那樣方便快捷,往往需要經過一番周折。為了确保郵件能夠安全到達收件人手中,就發明了這種《送門狀》的方式。

繁體

《送門狀》的繁體字為「送門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形态和現代有所區别。《送門狀》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需要進一步研究。

例句

1. 我寫了一封《送門狀》給朋友,希望他能盡快收到我的信。
2. 他親自送來了一封《送門狀》,讓我知道他的來意。

組詞

送信、門狀、信件、郵遞員

近義詞

送信函、遞送文書

反義詞

不送門狀、不送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