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山壓卵的意思、排山壓卵的詳細解釋
排山壓卵的解釋
喻弱方不堪強方一擊。《晉書·列女傳·杜有道妻嚴氏》:“ 何 鄧 執政,必為 玄 害,亦由排山壓卵,以湯沃雪耳,柰何與之為親?” 唐 司空圖 《華帥許國公德政碑》:“奮少擊多,排山壓卵,魁渠折首,支黨束身。” 清 錢謙益 《送馬巽倩歸會稽》詩:“閉口捕舌豈容遁,排山壓卵孰與争!”
詞語分解
- 排山的解釋 推開山嶽。極言勢大力猛。《晉書·秃發傉檀載記》:“ 呂氏 以排山之勢,王有西夏,率土崩離,銜璧 秦雍 。” 明 陳子龍 《平陵東》詩:“東郡太守建旗鼓,排山動地連關輔。” 清 林昌彜 《渡海》詩:
- 壓卵的解釋 謂以山壓卵,極言以強壓弱。《晉書·孫惠傳》:“況履順讨逆,執正伐邪,是 烏獲 摧冰, 賁育 拉朽,猛獸吞狐, 泰山 壓卵,因風燎原,未足方也。”《明史·呂坤傳》:“今豪家遣僕設肆,居民尚受其殃,況特遣
網絡擴展解釋
“排山壓卵”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pái shān yā luǎn,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 比喻力量懸殊,壓倒性勝利
字面意思是“用山的力量壓碎鳥蛋”,形容雙方力量差距極大,強方以絕對優勢輕易擊敗弱方,帶有“以強淩弱”的意味()。
- 引申為事情極容易成功
因力量懸殊,強方的行動毫無阻礙,因此也比喻事情完成得毫不費力()。
二、出處與用法
- 曆史典故
最早出自《晉書·列女傳·杜有道妻嚴氏》:“何、鄧執政,必為玄害,亦由排山壓卵,以湯沃雪耳。” 此處用“排山壓卵”形容權勢者對弱者的壓制()。
- 語法結構
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或狀語,含褒義,多用于描述強勢方的勝利()。
三、例句與語境
- 清代錢謙益在《送馬撰倩歸會稽》中寫道:“閉口捕舍豈容遁,排山壓卵孰與争!” 此處強調對方毫無反抗餘地()。
- 現代可引申用于商業競争、體育賽事等場景,例如:“科技巨頭的市場策略猶如排山壓卵,小企業難以招架。”
四、近義與反義
- 近義詞:泰山壓卵、以石投卵(均強調力量懸殊)
- 反義詞:勢均力敵、旗鼓相當(強調雙方力量均衡)
若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演變或更多例句,可參考《晉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
網絡擴展解釋二
排山壓卵的意思
《排山壓卵》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比喻力量極大,壓倒性地壓制或壓迫。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排山壓卵》的拆分部首為“廣土”,共有7個筆畫。
來源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則愛國故事。相傳公元前256年,楚國丞相春申君被秦國俘虜,秦王嬴政為了壓制春申君的家族勢力,采取了非常殘忍的手段。
據說,秦王命令将春申君的家族成員全部關押在一個小屋裡,堆滿大石頭并加以壓迫。春申君意識到無法擺脫秦王的陷害,隻能默默忍受。然而,他并沒有屈服,而是表現出極大的堅韌和不屈的精神,從而使這個成語得以形成。
繁體
《排山壓卵》是《排山壓卵》的繁體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成語《排山壓卵》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略有不同。其中,“壓”字的上部分為“石”,下部分為“重”,表示“重力”,與現代寫法不同。其他字的寫法大緻相同。
例句
1. 在比賽中,他們的實力實在太強大了,簡直是排山壓卵般的壓倒對手。
2. 面對困難,我們要像春申君一樣,堅守信念,排山壓卵般地迎接挑戰。
組詞
排山, 壓倒, 壓迫
近義詞
壓倒一切、無以倫比、不可抗拒
反義詞
被動、屈服、弱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