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笑容的意思、笑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笑容的解釋

[smiling expression] 帶笑的臉龐

笑容可人

詳細解釋

指笑時面部呈現的神情狀态。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陳奶奶 ﹞耳微聾,臉上常浮泛着歡愉的笑容。” 老舍 《四世同堂》三九:“ 祁老人 不想吃,可是臉上有了笑容。” 巴金 《懷念蕭珊》一:“我多麼願意讓她的淚痕消失,笑容在她那憔悴的臉上重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笑容”指人面部因愉悅、友好或幸福等情緒自然流露出的表情,通常表現為嘴角上揚、眼角微彎等特征。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基本定義

    • 生理表現:主要涉及顴大肌(提拉嘴角)和眼輪匝肌(使眼睛微眯)的協同運動,形成标志性面部變化。
    • 情感載體:既是内心喜悅的外顯,也可作為社交工具傳遞善意,研究發現嬰兒出生4-6周即具備無意識微笑能力。
  2. 類型劃分

    • 真誠微笑(杜興微笑):眼角出現魚尾紋,嘴角對稱上揚,持續時間0.5-4秒,與積極情緒直接相關。
    • 禮節性微笑:僅嘴角牽動,常見于社交場合,持續時間可控。
    • 特殊類型:苦笑(嘴角下垂伴隨勉強提拉)、假笑(眼部肌肉不參與)等。
  3. 跨文化差異

    • 東亞文化:常強調“笑不露齒”的含蓄,日本服務業的職業微笑有标準化角度要求。
    • 歐美語境:咧嘴大笑更常見,研究顯示美國人日均微笑頻次比俄羅斯人高3倍。
  4. 心理影響

    • 具身認知效應:刻意保持微笑姿勢可提升多巴胺分泌量,使壓力激素皮質醇降低約15%。
    • 社交潤滑作用:陌生人相遇時,適時微笑可使對方信任度感知提升40%以上。
  5. 文學意象

    • 古典詩詞:如白居易“回眸一笑百媚生”描繪動态美。
    • 現代隱喻:常被用作“溫暖”“希望”的象征符號,在超過73%的公益廣告中出現。

該表情具有普世識别性,神經學研究證實人類能在100毫秒内完成笑容真僞判斷,這種快速識别能力源于進化過程中對群體成員情緒狀态的監測需求。

網絡擴展解釋二

笑容的意思

笑容是指人臉上由内心産生的喜悅、幸福或愉悅的表情。它通常通過嘴巴的彎曲和眼睛的放松來表現出來。笑容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情緒表達方式,可以傳遞快樂和友善的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笑容的拆分部首是⺺(肉字旁)和⼀(一字旁)。

笑容共有7畫。

來源

《笑容》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爾雅》這部古代漢語字典中。它大約在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成書,收錄了許多漢字和詞語的定義,其中就包括了《笑容》。

繁體

《笑容》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笑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笑容》這個詞的「笑」字和現代漢字相似,而「容」字的舊寫形式是「⿰呂口」。

例句

1. 他透過笑容傳遞着溫暖和友愛。

2. 她帶着一個甜美的笑容走進了房間。

3. 即使面對困難,他也能保持微笑,展現出堅強的笑容。

組詞

1. 笑顔:指滿臉笑容、開懷大笑的表情。

2. 笑傲:形容一個人自信、高傲的笑容。

3. 笑聲:指人們發出的歡樂、愉快的聲音和笑容。

近義詞

1. 笑臉:指人臉上因喜悅而産生的表情,和笑容義近。

2. 微笑:指微弱而和善的笑容,和笑容義相通。

反義詞

1. 嚴肅:指表情嚴厲、不笑的狀态,和笑容義相反。

2. 陰郁:指臉上表現出憂郁、沮喪的表情,和笑容義相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