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插标的意思、插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插标的解釋

(1).豎立起軍旗。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将軍纥幹弘神道碑》:“ 西零 賊退,屈指可知;南部兵迴,插标而待。”

(2).舊時于物品上或人身上插草以為出賣的标志。《三國演義》第二五回:“ 關公 舉目一望,謂 操 曰:‘吾觀 顔良 ,如插标賣首耳!’” 清 黃景仁 《得稚存淵如書卻寄》詩:“插标賣賦愁絶倒,臣 朔 苦長時不飽。” 清 貝青喬 《雜謠》:“道逢老翁吞聲哭,幸存一孫插标鬻。”

(3).插上标籤。 清 李漁 《閑情偶寄·種植·草本》:“既入土也,則有插标記種之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插标”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豎立軍旗
    指在軍事行動中豎立旗幟以示标識或備戰,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北周庾信《周柱國大将軍纥幹弘神道碑》中提到的“插标而待”,即用插标表示軍隊嚴陣以待。

  2. 舊時買賣标志
    在物品或人身上插草标,表示待售。這一用法在《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中最為典型:關羽評價顔良“如插标賣首耳”,比喻對方如同将首級插标出售般不堪一擊。

  3. 插标籤作标識
    清代李漁《閑情偶寄》記載,種植時通過“插标記種”來區分作物,即現代标籤标注的雛形。


二、延伸解析

注:以上釋義綜合自多個曆史文獻及詞典解釋,完整内容可參考《三國演義》《閑情偶寄》等原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插标這個詞的意思:指的是插入或标注用途的标籤。它可以用于标示或區分不同的物品或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插标這個詞的部首是手,總共有7個筆畫。 來源:插标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字。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通常以形象描繪事物,所以“插”字由“扌”(手的部首)和“木”(樹木)組成,代表着手在樹木中間插入的動作。而“标”字則由“木”(樹木)和“示”(表示)組成,代表着在樹木上的标示。 繁體:插标在繁體中的寫法沿用了古代的字形,沒有發生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插”字的形狀較為簡化,整體呈現橫畫的形式,上面有點狀的标記,下面則是兩個豎畫。而“标”字則由一個上劃的橫畫,下面是兩個豎畫組成。 例句:我在書籍上插了一個标,以便更容易找到所需的信息。 組詞:插标線、插标卡、插标圖等。 近義詞:标貼、貼紙。 反義詞:取消、移除。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若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