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洞名。在今 浙江省 天台縣 北。相傳 東漢 時, 劉晨 、 阮肇 到 天台山 采藥迷路,誤入 桃源洞 遇見兩個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後回家,子孫已過七代。事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冥錄》。後因以指男女幽會的仙境。 唐 韓偓 《六言》詩之三:“憶淚因成别淚,夢遊常續心遊。 桃源洞 口來否?絳節霓旌久留。” 元 李好古 《張生煮海》第一折:“我與你笑相從,再休提誤入 桃源洞 。”
(2).在 湖南省 桃源 縣西南 桃源山 下,又名 秦人洞 , 白馬洞 ,相傳是 東晉 陶淵明 所記桃花源的遺址。
“桃源洞”是一個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詞彙,其解釋需結合地理、文學典故及象征意義綜合分析:
廣義上,“桃源”可泛指避世隱居之地或美好境界,如宋代臨安縣的桃花流水景觀亦被稱作“桃源”。
“桃源洞”既是多地共有的自然景觀名稱,也是融合仙凡傳說、隱逸理想的文學意象,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
《桃源洞》是一個漢語詞語,由“桃”、“源”和“洞”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桃”字的部首為“木”,總計有十畫;“源”字的部首為“水”,總計有十六畫;“洞”字的部首為“水”,總計有五畫。
來源:《桃源記》是唐代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一篇文章,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最早提出“樂土”思想的文學作品。文章中描繪了一個幽靜而美麗的世外桃源,被稱為“桃源洞”。因此,後來的人們将這個詞用來形容理想中的樂土或者十分宜人的地方。
繁體:繁體字“桃源洞”為「桃源洞」。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字形可能有所差異,但整體結構和構造與現代漢字相似。
例句:
這個村莊宛如一座桃源洞,風景優美而宜居。
組詞:桃源、源泉、洞口、洞穴、美源。
近義詞:理想之地、世外桃源、樂土。
反義詞:糟糕地方、苦海、惡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