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方鲠的意思、方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方鲠的解釋

方正耿直。《宋書·蔡廓傳》:“﹝ 廓 ﹞以方鯁閑素,為 高祖 所知。”《明史·沉鯉傳》:“帝亦嫌 鯉 方鯁,因 鯉 乞休,遽命與 一貫 同緻仕。”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紅玉》:“翁年近六旬,性方鯁,而家屢空。” 周素園 《貴州民黨痛史》第六章:“﹝ 譚西庚 ﹞為人方鯁,遇大事慷慨肩任,風骨棱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方鲠”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fāng gěng,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方鲠”形容人的品行方正耿直,強調性格剛正不阿、不偏不倚,如魚骨般直挺()。

2.曆史用例

該詞多見于古籍,用于贊頌人物品德:

3.近義詞與關聯詞

4.文化内涵

“方鲠”不僅描述性格,更蘊含對道德操守的推崇,常用于評價曆史人物或文學形象(如《聊齋志異·紅玉》中“性方鯁”的翁)()。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方鲠(fāng gě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方”和“鲠”兩個部分組成。 1. “方”字的部首是“方塊”,它有4畫,發音為“fāng”。它的意思有很多,包括“四方”、“地方”、“方法”等等。 2. “鲠”字的部首是“魚”,它有11畫,發音為“gěng”。它的意思是“魚刺”。 《方鲠》這個詞來源于《詩經》中的一篇古代詩歌《芣苢》。這首詩中有句“方鲠在庭”,意思是說鲠在庭院中。後來,“方鲠”成為了一個比喻,指的是隱藏在表面之下的問題或隱患。 在繁體字中,“方鲠”保持不變,字形沒有變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很多變化,但是“方鲠”在演變中形狀基本保持不變。 例句: 1.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是個方鲠,需要深入研究才能解決。 2. 這個事情的真相被人們遮蓋,但是方鲠究竟是什麼還有待揭開。 組詞: 方向、方案、鲠刺、鲠在喉嚨 近義詞: 潛在問題、隱患 反義詞: 明顯問題、明顯優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