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謂不務正業,賦閑在家。《羊城晚報》1982.3.24:“舊社會,有些不務正業,蹲在家中百無聊賴, 廣州 人稱之為‘踎登’……所謂踎登,原來是貓蹲,是用貓蹲地頭,似睡非睡、閑打呼噜的形象,來形容頹喪無聊、‘望天打卦’的神态。”
“貓蹲”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來源權威性和使用場景區分:
成語含義(權威性較高)
根據,該詞原指人或動物模仿貓的蹲姿,彎腰駝背、姿态低微,多用于形容人的謙恭或恭敬狀态。例如在文學描寫中,可能用“貓蹲”表現角色低頭縮肩的動作。
方言貶義(區域性用法)
多個來源提到,該詞在廣東等地方言中引申為“不務正業、賦閑在家”,如《羊城晚報》曾用“貓蹲”比喻頹喪無聊的生活狀态。這類用法帶有負面色彩,需注意使用場合。
字面行為描述
若指貓的實際動作(),則可能表示警惕、觀察獵物或準備攻擊,例如貓咪壓低身體、尾巴貼地的蹲姿。
提示:日常使用建議優先采用成語本義;涉及方言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避免歧義。
貓蹲是指貓兒蹲下或彎曲身體的姿勢,也可以用來形容人或者事物的低頭彎腰的樣子。其拆分部首為犭(犬部首)和夂(步部首),總共有10畫。
貓蹲一詞來源于漢語,屬于現代漢語詞彙。在繁體中文中,貓蹲的寫法為「貓蹲」。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貓蹲的字形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其含義并無變化。
以下是一些關于貓蹲的例句:
1. 貓蹲在角落裡,看着我。
2. 他貓蹲一下,撿起地上的東西。
3. 她貓蹲着,抱着膝蓋,陷入沉思。
1. 貓爪:貓蹲時的爪子。
2. 貓背:貓兒彎曲背脊的姿勢。
3. 貓步:貓兒行走時的小步子。
4. 貓頭鷹:一種夜間活動的猛禽,頭部形狀像貓。
1. 彎腰俯身:形容人低頭彎腰的姿勢。
2. 卧薪嘗膽:形容人低頭苦幹、吃苦耐勞。
3. 屈膝:形容人彎曲膝蓋,通常是為了恭敬或示弱。
1. 直立:形容人或物體站立的姿勢。
2. 挺胸擡頭:形容人昂首挺胸的姿勢。
3. 仰首:形容人擡頭向上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