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絲蘿的意思、絲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絲蘿的解釋

(1).菟絲與女蘿。《詩·小雅·頍弁》“蔦與女蘿” 毛 傳:“女蘿,菟絲,松蘿也。” 陸德明 釋文:“在草曰菟絲,在木曰松蘿。”後用以泛指藤蘿之類的植物。 唐 陳翊 《郊行示友人》詩:“醉向絲蘿驚自醒,與君清耳聽松湍。” 唐 溫庭筠 《古意》詩:“莫莫復莫莫,絲蘿緣澗壑。”

(2).菟絲、女蘿均為蔓生,纏繞于草木,不易分開,故詩文中常用以比喻結為婚姻。《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生竹》:“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 唐 範摅 《雲溪友議》卷一:“不念糟糠之情,别倚絲蘿之託。” 元 柯丹丘 《荊钗記·受钗》:“願天早與人方便,絲蘿共結。”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譚詩·以詩存人》:“空負絲蘿約,蘭閨淚滿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絲蘿”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多層含義及用法:

一、基本含義

  1. 植物指代
    指菟絲與女蘿兩種蔓生植物。菟絲為草本藤蔓,女蘿(松蘿)為木本藤蔓,二者均依附其他植物生長。

二、比喻意義

  1. 婚姻象征
    因菟絲與女蘿纏繞草木難以分離,詩文常以此比喻婚姻結合。例如《古詩十九首》中“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以及唐代範摅《雲溪友議》中“别倚絲蘿之託”,均用此意象表達婚姻的緊密聯結。

  2. 女性特質描寫
    可形容女子體态輕盈柔美或性格溫婉細膩,如唐代溫庭筠詩句“絲蘿緣澗壑”暗含柔美意境。

三、使用場景

四、補充說明

需注意,現代漢語中“絲蘿”的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古典文學或特定修辭場景中。其核心意象始終圍繞依附、纏繞、聯結的自然特性展開引申。

網絡擴展解釋二

絲蘿的意思

《絲蘿》是一個形容詞,用于形容柔軟、細膩的物品或感覺。它常用來形容絲綢、花草等細膩、柔軟的東西。

部首和筆畫

《絲蘿》的部首是纟(纟為絲的部首),它有7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絲蘿》是古代漢字的一個組合字,由絲和蘿兩個部分組成。其中,絲是指絲綢,而蘿是指一種蔓生植物,多用于形容柔軟的藤蔓。

在繁體字中,《絲蘿》的寫法為「絲蘿」。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常常變化,包括《絲蘿》也有不同寫法。古時候,絲的寫法為「糹」,蘿的寫法為「羅」。因此,古人常常将《絲蘿》寫作「糹羅」。

例句

1. 女孩披上一件絲蘿綢裙,顯得格外婉約動人。

2. 晨風吹過,飄落的絲蘿舞動在花叢間,宛如仙境一般。

組詞

絲綢、絲綢制品、絲綢之路、蘿蔓、茶蘿、花蘿、絲絲入扣。

近義詞

柔軟、細膩、娴靜。

反義詞

粗糙、堅硬、粗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