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的盧的意思、的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的盧的解釋

亦作“ 的顱 ”。額部有白色斑點的馬。《三國志·蜀志·先主傳》“ 表 疑其心,陰禦之” 裴松之 注引《世語》:“ 備 屯 樊城 , 劉表 禮焉,憚其為人,不甚信用。曾請 備 宴會, 蒯越 、 蔡瑁 欲因會取 備 , 備 覺之,僞如厠,潛遁出。所乘馬名的盧,騎的盧走,堕 襄陽城 西 檀溪 水中……的盧乃一踴三丈,遂得過。”《晉書·庾亮傳》:“初, 亮 所乘馬有的顱, 殷浩 以為不利于主,勸 亮 賣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 尚寳 道:‘老先生豈不聞馬有 的盧 能妨主,手版能作人君的故事麼?’” 清 趙翼 《哭鐵騾》詩:“爰作我的盧,不許僮僕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的盧"是漢語中具有典故性質的專有名詞,特指古代文獻記載的一種名馬。以下為專業詞典釋義及文化解析:

一、基本釋義 《漢語大詞典》釋為"額部有白色斑點的駿馬"(來源:《漢語大詞典》1997年版第8卷),《辭源》補充其"日行千裡,性烈難馴"的特征(來源:《辭源》第三冊)。該詞最早見于《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裴松之注引《世語》記載的"劉備躍馬過檀溪"典故。

二、文化淵源

  1. 相馬學說 《伯樂相馬經》将"的盧"歸為"兇馬",因其"白額入口至齒"的面相特征(來源:《中國古代相馬典籍彙編》)。但《齊民要術》指出"馬白額入口者,的盧也,奴乘客死,主乘棄市"(來源:《齊民要術·養馬篇》),反映古代相馬術的禁忌觀。

  2. 文學意象 蘇轼《仇池筆記》載"的盧救主"故事,确立其忠勇形象(來源:《仇池筆記·卷下》)。《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詳述劉備騎的盧馬"一躍三丈"脫險情節(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三國演義》),使該意象廣為人知。

三、典故流變 《世說新語·德行》記載庾亮拒賣的盧馬"害其主"的典故(來源:中華書局《世說新語校箋》),《晉書·庾亮傳》沿用此說,形成"的盧不賣"的成語典故(來源:《晉書》卷七十三)。

網絡擴展解釋

“的盧”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詞語,主要含義如下:

一、基本含義

“的盧”指額部有白色斑點的馬,因額前白斑延伸至口齒的特征而得名。古代相馬學認為這種馬帶有兇兆,如《相馬經》提到“奴乘客死,主乘棄市”。

二、曆史典故

最著名的典故出自《三國志》注引《世語》:劉備在荊州時,騎的盧馬逃脫劉表部下的追殺,馬躍檀溪三丈,助其脫險。這一故事使的盧成為“救主之馬”的象征,與其“妨主”的兇名形成對比。

三、文化象征

  1. 兇兆與吉兆的矛盾:古人認為的盧馬“妨主”,但劉備的經曆賦予其“危難顯忠勇”的正面形象,成為文學中“兇馬化吉”的經典意象。
  2. 文學與藝術中的形象:的盧常出現在詩詞、戲曲中,如辛棄疾《破陣子》名句“馬作的盧飛快”,借其疾馳之态表現戰場豪情。

四、其他相關

總結

“的盧”從相馬術語演變為文化符號,既承載古代相術觀念,又通過曆史故事獲得複雜象征意義,體現了漢語詞彙在文化傳承中的動态演變。

别人正在浏覽...

阿那含鳌海豹犆背世貶所币爵參提蠶頭馬尾澶漫齒耄出谒敦慰耳提面命二袁翻新豐羽服假附識洸洋鹳鹄觀事何傷鴻等煥明卉衣家樂交至借親揭條借以痙攣盭氣流離颠頓買方娩澤木耦偶語棄市牽雜情佚拳母羣魔掃泥米事别釋菜石匮四離四絶聳誠送令堂生天雨腿肚子腿碼望士偉氣伍的汙罇鄉稍仙苑仙芝崤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