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太平洋 、 大西洋 、 印度洋 、 北冰洋 。
“四大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四個海洋區域的統稱,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以下是詳細解釋:
太平洋(Pacific Ocean)
面積約1.65億平方公裡,是最大、最深的海洋,覆蓋地球表面約1/3。西起亞洲和大洋洲,東至美洲,南接南極洲。其名稱源于麥哲倫航海時的“平靜海域”描述。太平洋擁有最活躍的闆塊邊界(如環太平洋火山帶)和世界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約11,034米)。
大西洋(Atlantic Ocean)
面積約1.06億平方公裡,呈“S”形,連接歐洲、非洲與美洲。其名稱源自希臘神話中的泰坦神“阿特拉斯”。大西洋是航運最繁忙的海洋,擁有墨西哥灣暖流等重要洋流,海底中脊是闆塊擴張的典型區域。
印度洋(Indian Ocean)
面積約7,056萬平方公裡,大部分位于南半球,被亞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包圍。因印度半島得名,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域。其特點是季風顯著,對周邊氣候影響深遠,且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北冰洋(Arctic Ocean)
面積約1,400萬平方公裡,是最小、最淺的海洋,位于北極圈内,終年大部分海域被冰層覆蓋。隨着全球變暖,其戰略地位(如北極航道)和資源開發(油氣、礦産)備受關注。
共同意義:四大洋通過洋流系統調節全球氣候,維持生态平衡,并為人類提供漁業、能源、航運等資源。近年來海洋污染、過度捕撈等問題也引發了對海洋保護的重視。
四大洋是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極洋這四個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這四大洋占據了地球表面的絕大部分,對地球的氣候和生物資源都有重要影響。
四大洋的拆分部首是“水”字,而它的筆畫數是4畫。
“四大洋”這個詞源于中國,屬于漢語詞彙。它是用漢字表示的海洋分區,将地球上的主要海洋分為四個大洋。
在繁體字中,“四大洋”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中,“四大洋”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漢字相同,沒有明顯變化。
1. 北京位于中國的陸地中心,離最近的四大洋都有一定的距離。
2. 人類通過科學考察,正在不斷揭開四大洋神秘的面紗。
除了“四大洋”,還存在有諸如“五大洲”、“七大洲”等類似的詞彙,用于描述地球上的陸地分布。
與“四大洋”同義的詞彙包括“世界四大洋”、“四洋”等。
相對于“四大洋”,沒有一個專門用來表示“沒有海洋”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