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五音中宮音與徵音的并稱。 漢 劉向 《說苑·善說》:“ 雍門子周 引琴而鼓之,徐動宮徵,微揮羽角,切終而成曲。”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羽角俱起,宮徵相證。” 唐 杜牧 《感懷詩》:“急熱同手足,唱和如宮徵。” 清 趙翼 《偶書》詩:“兩耳未甚聾,已難辨宮徵。”
(2).泛指樂曲。 宋 秦觀 《點绛唇》詞:“月轉烏啼,畫堂宮徵生離恨。” 清 洪昇 《長生殿·傳概》:“先聖不曾删《鄭》《衛》,吾儕取義翻宮徵。”
(3).泛指聲調。 南朝 齊 陸厥 《與沉約書》:“前英已早識宮徵,但未屈曲指的,若今論所申。” 唐 房玄齡 《谏伐高麗表》:“文鋒既振,則宮徵自諧。”
“宮征”一詞的含義可從音樂術語、文學意象及特殊引申義三個層面解析,不同語境下存在差異:
音樂五音基礎含義
指古代五音中的宮音與徵(zhǐ)音,屬傳統音律核心元素。五音體系包含宮、商、角、徵、羽,宮為調式主音,徵為屬音,二者常協同構成旋律框架。如漢劉向《說苑》載“徐動宮徵,微揮羽角”,即描述琴曲中音階的運用。
文學中的引申義
特殊語境下的引申
個别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收錄其作為成語的用法,形容女性因長期幽居宮廷導緻身心不適,或比喻封閉環境對健康的影響。此釋義較少見于古籍,可能為後世引申,需結合具體文本判斷。
注意:若需深入考證,建議參考《說文解字》《樂律全書》等古籍,或對比《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宮征》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包含了兩個部分:宮和征。
宮:部首宀,總筆畫5。
征:部首彳,總筆畫8。
《宮征》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不僅體現了古代中國社會的一些特點,還與中醫理論有關。宮征最早來源于古代宮廷,它是指帝王、皇室成員或貴族中的男性在青春期出現的某些生理表現或病理症狀。這些症狀往往與肝腎虛弱、血液循環不暢等有關。
宮徵(注:徵為“征”的繁體字)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關于《宮征》這個詞的古代漢字寫法,需要參考曆史文獻或古代字典。根據現代漢字學的研究,字形可能存在一定變化。
他最近身體不適,出現了一些宮征的症狀。
宮廷、宮殿、宮女、征服、征兆、征求等。
類似意義的詞語有:宮态、宮志、宮室。
與宮征相反的詞語可以是:健康、正常、穩定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