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署設置。常指選用官吏。 漢 應劭 《風俗通·過譽·司空颍川韓稜》:“ 稜 陰扶輔其政,出入二年,署置教令無愆失。”《漢書·佞幸傳·淳于長》:“ 莽 侍 曲陽侯 疾,因言:‘ 長 見将軍久病,意喜,自以當代輔政,至對衣冠議語署置。’” 顔師古 注:“自謂當輔政,故豫言某人為某官,某人為某事。”《新唐書·選舉志下》:“按前代選用,皆州、府察舉,至于 齊 隋 ,署置多由請託。”
“署置”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shǔ zhì,其核心含義與古代官場事務及官吏任免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官方機構或官員在處理政務時進行的部署、安排,尤其強調官吏的選用與職位設置。
如今該詞多用于曆史或文學語境,描述古代官場運作機制,較少見于日常表達。
《署置》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正式任免職務"。
《署置》這個詞的部首是"罒",總共有11個筆畫。
《署置》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署"一詞最初的意思是"上奏",後來引申為"籤署"、"籤字"的意思。"置"一詞則表示"任命"、"委派"。兩個詞合在一起,就表示"正式任免職務"。
《署置》的繁體字為"署置"。
在古代,"署置"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因為漢字的形狀在演變過程中有所變動。但是,我們現代使用的"署置"這個詞的寫法已經相對穩定。
1. 領導決定對他進行署置,任命他為新的部門經理。
2. 按照國家的法律規定,署置行政職務需要經過嚴格的程式。
1. 近義詞:任命、委任、委派。
2. 反義詞:免職、罷免、解除職務。
1. 署名:指在文件、書籍等上面籤上自己的名字,以示确認或責任。
2. 署理:指臨時代理某個職務或工作。
3. 署函:指由上級機關籤發,并由下級機關在上面批注意見、簽名後,轉交給另一級機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