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下的意思、塵下的詳細解釋
塵下的解釋
庸俗不雅,格調不高。 宋 李清照 《詞論》:“始有 柳屯田 永 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於世;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
詞語分解
- 塵的解釋 塵 (塵) é 飛揚的灰土:塵土。塵埃。塵垢。塵芥(塵土和小草,喻輕微的事物)。粉塵。煙塵。甚嚣塵上。望塵莫及。 佛家、道家指人間:紅塵。塵世。 筆畫數:; 部首:小; 筆順編號:
- 下的解釋 下 à 位置在低處的,與“上”相對:下層。下款。 等級低的:下級。下品。下乘(佛教用語,一般借指文學藝術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裡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學藝術,常與“陽春白雪”對舉)。 方面,方位:兩
網絡擴展解釋
“塵下”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庸俗不雅、格調不高,常用于文學批評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釋義
該詞由“塵”(塵土,喻指世俗、粗鄙)和“下”(低等、末流)組成,字面可理解為“落入俗塵之下”,引申為對作品或言辭缺乏雅緻、境界低俗的評價。
-
文學批評中的用例
宋代詞人李清照在《詞論》中評價柳永(柳屯田)時提到:“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指其詞雖音律和諧,但用詞俚俗、格調不高。這一評價成為“塵下”的經典引用,反映了古代文人對雅俗分野的審美标準。
-
語境擴展
除形容文學作品外,也可用于批評其他藝術形式或言行舉止缺乏高雅意趣。例如,李清照對比蘇轼時,認為其詞“句讀不葺”(結構散亂),但未用“塵下”,可見該詞更側重對“俗”而非“拙”的否定。
-
近義與反義
總結來看,“塵下”是帶有貶義色彩的文論術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針對的審美缺陷,尤其在古典文學領域具有重要批評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塵下》是一個中文詞彙,意思是塵埃落地的狀态或位置。它的拆分部首是⻏和⺍,筆畫數為6。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是通過對塵字的引申想象衍生出來的。在繁體字中,塵下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塵下的确切古漢字寫法需要進一步查證。
以下是塵下的兩個例句:
1. 屋子裡的灰塵終于落定在地面上,變成了一片靜谧的塵下。
2. 風吹走了窗台上的所有塵埃,留下了一層幹淨的塵下。
一些由塵下組成的詞彙包括:塵埃、塵土、塵世等。這些詞都與塵下的意義相關,形容或表示與塵埃有關的事物。
塵下的近義詞可能包括:落地、沉澱、沉積等,它們都可以代表物質落下或沉澱的狀态。
至于塵下的反義詞,可能是懸浮、飛揚、漂浮等,它們表示物質懸浮在空氣中或上升的狀态。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或需要進一步解釋,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