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音的意思、垂音的詳細解釋
垂音的解釋
謂垂示于文辭。 晉 陸雲 《答吳王上将顧處微》詩之五:“ 三代 既遠,直道垂音。非齒焉尚,非德孰欽?”
詞語分解
- 垂的解釋 垂 í 東西一頭挂下:垂楊柳。垂釣。垂直。垂線。垂手(a.表示容易;b.表示恭敬)。垂淚。垂髫(頭發下垂,指兒童)。垂頭喪氣。 敬辭,用于别人(多是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行動:垂愛。垂憐。垂詢。 傳下去
- 音的解釋 音 ī 聲,亦特指有節奏的聲:聲音。音樂(?)。音律。音色。音量。音區。音韻。音像。音容(聲音、容貌)。弦外之音。 信息,消息:音信。佳音。音訊。 筆畫數:; 部首: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垂音”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huí yīn,其核心含義是“垂示于文辭”,即通過文字或言辭傳遞某種思想、道理或典範。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
基本含義
該詞由“垂”和“音”組成:
- 垂:本義為“下垂”,引申為“流傳、垂示”,如“垂範”(樹立典範)、“垂詢”(上級對下級的詢問)。
- 音:指言辭、文辭或聲音。
組合後,“垂音”強調通過文辭傳遞思想或規範,帶有傳承、教化之意。
-
語境用法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表示前人通過文字為後世留下典範或教誨。例如晉代陸雲《答吳王上将顧處微》詩中的“直道垂音”,即指正直之道通過文辭流傳後世。
二、出處與例句
- 經典出處
晉代陸雲的詩句:“三代既遠,直道垂音。非齒焉尚,非德孰欽?”(《答吳王上将顧處微》之五)
此句意為:夏商周三代雖已遠去,但正直之道通過文辭得以傳承;若不尊重年長與德行,又該敬仰什麼?
三、相關延伸
- 近義詞:垂範、垂訓(均含“流傳典範”之意)。
- 文化意義:體現古代對文字教化功能的重視,強調通過典籍、文章傳遞價值觀。
四、權威來源參考
- 漢典及詩詞古文網均将“垂音”解釋為“垂示于文辭”。
- 陸雲詩句的引用可見于、5,進一步印證其文學背景。
若需查看更多古籍用例或詳細解析,可參考漢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垂音(chuíyīn)這個詞的意思是指聲音低沉、深沉,往下垂的聲音。下面将給你介紹一些關于垂音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垂字的底部部首是土,表示聲音從土地中傳出。它的上部部首是口,意味着聲音是由口腔發出的。整個字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 垂音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論語·學而篇》中,引用的是子路的話:“君子學則愛人,小人學則恥人。”這句話中的“恥人”就是指的垂音。
繁體:
- 垂音的繁體字為垂音。
古時候漢字寫法:
- 在古代,垂音的寫法有一些不同。舊時的寫法中,垂字左邊的土字部分并不是畫出來的,而是一個左右結構的"一"字,表示土地。垂字的右邊是一個由人從下向上畫的一橫的筆畫,表示人的聲音垂直地從口中發出。
例句:
- 他的歌聲垂音悠揚,深深地打動了大家的心靈。
組詞:
- 垂涎:形容非常渴望或貪婪地盯着某物
- 垂直:指方向與地面垂直,形成直角
- 垂詢:指向别人請教或詢問意見
近義詞:
- 低沉
- 深沉
- 幽深
反義詞:
- 尖銳
- 高亢
- 刺耳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