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四放的意思、四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四放的解釋

指 舜 放逐四兇之事。《漢書·劉向傳》:“ 舜 有四放之罰,而 孔子 有兩觀之誅。” 顔師古 注:“謂流 共工 于 幽州 ,放 驩兜 于 崇山 ,竄 三苗 于 三危 ,殛 鯀 于 羽山 也。”參見“ 四兇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四放”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源自古代曆史典故,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指舜帝放逐四位兇惡之人(四兇)的事件。據《漢書·劉向傳》記載:“舜有四放之罰,而孔子有兩觀之誅。”顔師古注:“謂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竄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也。”(即舜将四兇分别流放至不同地區)。

四兇及其流放地

  1. 共工:被流放至幽州(今河北北部至遼甯一帶)。
  2. 驩兜:被放逐到崇山(今湖南張家界附近)。
  3. 三苗:被驅趕到三危(今甘肅敦煌一帶)。
  4. 鲧:被誅殺于羽山(今山東臨沂或江蘇連雲港境内)。

其他語境擴展

“四放”核心含義為舜帝懲處四兇的典故,是儒家經典中體現古代刑罰與道德教化的典型案例。如需了解更多古籍原文,可參考《漢書》或相關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四放

四放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包含兩個部首,總計八筆畫。

拆分部首和筆畫

四放的第一個字是“四”,它由“囗”部首(圍字框)組成,共計三筆畫。第二個字是“放”,它由“方”部首(兩個直角相連)和“攵”部首(是左邊一點,類似于“丿”的形狀)組成,共計五筆畫。

來源

“四放”的意思是指把本來放在一個地方的東西移到四個不同的地方。這個成語最早出現于《周禮·地官·秩人》:“苗芸守二封,有所存四放。”意為将苗芸安排在二封,有所需要時再移到四個地方。

繁體

在繁體字中,《四放》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繁體字的“放”字可以寫作“放”。這是古代的一種寫法,具有一定的曆史意義。

例句

1. 這本書的彩頁被四放到四個不同的章節。

2. 他四放了他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3. 學校安排學生四放到不同的實習機構,以擴展他們的經驗。

組詞

四放可以組成其他詞語,如四散、四周、四溢等。

近義詞

與“四放”近義的詞語有四散、四處、轉移等。

反義詞

與“四放”反義的詞語有集中、固守、原地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