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燎火的意思、燎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燎火的解釋

(1).延燒着的火。 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燎火及室,不奔走灌注,而揖讓盤旋,吾未見其焚之自息也。” 南朝 陳 徐陵 《陳公九錫文》:“拯橫浦於 碣石 ,撲燎火於 崑岑 。” 唐 杜牧 《賴師貞除懷州長史等制》:“湖外饑人相聚為寇,蕩覆鄉縣,勢如燎火。”

(2).篝火。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遠望湖邊上一片大大小小炙肉的燎火。”

火炬。《漢書·叙傳下》:“炎炎燎火,亦允不陽。” 唐 元稹 《祭禮部庾侍郎太夫人文》:“燎火宵燼,銘旌曉翻。” 宋 陸遊 《壬子除夕》詩:“前村後村燎火明,東家西家爆竹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燎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綜合多個權威來源信息整理如下:

  1. 延燒着的火
    指正在燃燒且蔓延的火勢,常用于形容火勢擴散的狀态。例如:

    • 晉代葛洪《抱樸子·審舉》提到“燎火及室”,比喻火勢蔓延到房屋的情景。
    • 唐代杜牧用“勢如燎火”描述叛亂的迅速擴散,體現其比喻性用法。
  2. 篝火
    指用于照明、取暖或聚集的燃燒火堆。例如:

    • 現代語境中可指野外點燃的篝火。
    • 部分文獻(如曹禺作品)也以此義使用,但具體出處需結合原文确認。

“燎火”既有實指燃燒火勢的本義,也可通過比喻表達事态蔓延,同時包含篝火這類具體場景的引申義。其讀音為liáo huǒ(部分注音為 liǎo huǒ,存在差異),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燎火》的意思

《燎火》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熊熊燃燒的火焰。

拆分部首和筆畫

《燎火》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火部,右邊是尞部。

它由15個筆畫組成,火部5畫,尞部10畫。

來源

《燎火》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象形字形态上表示燃燒的火焰,形象地描繪了火勢熊熊的樣子。

繁體

《燎火》在繁體中的寫法為「燎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燎火》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具體的古字形我無法提供,你可以通過查閱古代字典來獲取相關信息。

例句

1. 山裡突然起了一片燎火,熊熊的火焰映襯着夜空,照亮了整個山谷。

2. 戰場上,炮火如《燎火》般瞬間燃燒起來,将一切都化為灰燼。

組詞

1. 燎火燃燒

2. 燎火之災

3. 狼煙燎火

近義詞

1. 熊熊

2. 焚燒

3. 焰火

反義詞

《燎火》沒有明顯的反義詞,可以根據具體語境選擇相應的對立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