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厲的意思、克厲的詳細解釋
克厲的解釋
亦作“ 克勵 ”。刻苦自勵。《魏書·張普惠傳》:“隨父之縣,受業 齊 土,專心墳典,克厲不息。”《周書·叱羅協傳》:“又深自克勵, 太祖 頗委任之。”
詞語分解
- 克的解釋 克 (④剋) è 能夠:克勤克儉。 戰勝,攻下:攻克。克複(戰勝敵人并收回失地)。 制伏:克服。克制。克己奉公。以柔克剛。 嚴格限定:克日。克期。克扣。 消化:克食。 公制重量單位或質量單位:一克等于
- 厲的解釋 厲 (厲) ì 嚴格:厲禁(a.列隊警戒;b.嚴厲的禁令)。厲行(妌 )節約。 嚴肅:嚴厲。聲色俱厲。 兇猛:厲害。雷厲風行。色厲内荏。 磨,使鋒利:厲兵秣馬。再接再厲。 古同“疠”、“癞”,惡瘡。
網絡擴展解釋
“克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和用法有所不同,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一、成語含義:戰勝強敵,克服困難
- 基本解釋:由“克”(克服、戰勝)和“厲”(強敵、困難)組成,形容以力量和勇氣戰勝困難或強敵。
- 使用場景:多用于鼓勵他人或自我激勵,強調在逆境中展現的堅韌精神。例如:“面對挑戰,他始終秉持克厲的精神。”
二、詞語含義:刻苦自勵
- 基本解釋:亦作“克勵”,指嚴格約束自我、勤奮努力。
- 出處與示例:
- 《魏書·張普惠傳》提到“克厲不息”,形容專心學業、不懈怠;
- 《周書·叱羅協傳》中“深自克勵”描述自我鞭策的行為。
補充說明
- 近義詞:克己、自勉、奮發。
- 反義詞:懈怠、放縱。
- 注意:兩種含義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語境中,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完整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語解釋
《克厲》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抵禦、克服。在中文中常用來形容戰勝困難、艱苦奮鬥的精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克厲》的部首是「廠」,總共包含8個筆畫。
來源
《克厲》一詞來源于古漢語,最早出現在《尚書》中。在古代,克厲指的是君主應該具備的克制和剛毅的品質。
繁體
《克厲》在繁體字中寫作「克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克厲的寫法稍有不同。厲字在克字的下方有一個「刂」字旁,表示克厲的動作具有斬除、砍碎的意味,強調了對困難的割除和戰勝。
例句
1) 他在面對巨大的困難時,展示出了頑強的克厲精神。
2) 她用勇氣和克厲的意志戰勝了一切困難。
3) 隻有具備克厲的勇氣和決心,才能戰勝一切困難。
組詞
克服、克己、克制、克敵
近義詞
克制、戰勝、征服
反義詞
屈服、服從、接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