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阃德的意思、阃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阃德的解釋

(1).婦女的德行。 南朝 梁 任昉 《劉先生夫人墓志》:“肇允才淑,閫德斯諒。” 明 屠隆 《昙花記·法眷聚會》:“夫人道心玉瑩,将來必證真空。閫德冰清,且亦有功名教。”

(2).指婦女給人的恩惠。 清 李漁 《玉搔頭·抗節》:“拜坤義,迎鑾須念投誠早,禦下求将閫德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阃德”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語義特質的複合詞,由“阃”與“德”兩部分構成。從詞源分析,“阃”本義指門檻,後引申為内室、閨房,在古代文獻中常代指婦女的居所或女性應遵循的禮儀規範,如《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載“阃以内者,寡人制之”,即以“阃”劃分男女内外之别。而“德”指品德操守,特指符合儒家倫理的德行标準。

在傳統語境中,“阃德”專指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應具備的道德修養與行為準則,涵蓋“貞靜、柔順、勤儉、孝慈”等核心内涵。例如明代《女範捷錄》強調“阃德昭彰,乃為女宗”,要求婦女以德性彰顯家族門風。清代學者藍鼎元在《女學》中進一步闡釋:“阃德之修,非獨事舅姑、相夫子,尤貴能教化子女,維系家聲”,将女性德行與家族教化功能緊密結合。

需注意的是,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主要見于研究古代性别文化、倫理思想的學術著作,其概念承載着特定曆史階段的社會觀念。

網絡擴展解釋

“阃德”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kǔn dé,主要用于形容婦女的德行或品德。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詞源解析

3.文學引證

4.現代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阃”字的演變或相關詞彙(如“阃範”“阃儀”),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哀狖寶莊标同伐異哺糟啜醨草帽察舉大着作得而複失電木疊秀釘筋遞衍鵝胰方廉風光旖旎風鈴風素蛤仔攻勢構欄古淡蒿丘劃價镬煮既龀借紙禁楄謹啟酒悶子舅嫂軍財開會康救鈴合理至陸次緑林好漢慢怛墨線南越鳥内房蹊踐擎天之柱仁頻三熏三沐僧夏社會關系勝士剩餘價值規律滲水市聚受經數黃道黑水來土掩四益宿懷唐年潼滃托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