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杖的意思、束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杖的解釋

(1).捆起來的刑具。 唐 皮日休 《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我公大司諫,一切從民欲。梅潤侵束杖,和氣生空獄。”

(2).收起刑具。參見“ 束杖理民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束杖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語義特征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與文獻用例兩個維度解析。

一、構詞解析 “束”本義為捆綁,《說文解字》釋作“縛也”,引申為約束、收斂之意;“杖”指手杖或刑具,《禮記·曲禮》鄭玄注“杖以策身”,後衍生為權力象征。《漢語大詞典》将二字組合釋為“約束杖具”,體現對器物使用的節制。

二、文獻語義

  1. 治理象征:《元典章·刑部》載“束杖理民”制度,指官員審案時收起刑具,體現仁政理念。
  2. 軍事隱喻:《水浒傳》第五十四回“束杖理甲”的表述,特指整備兵器以待戰事,此處“杖”代指武器。

三、現代轉義 當代《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收錄該詞時,着重強調其“收斂暴力手段”的引申義,常見于“束杖而治”等四字格,喻指通過非強制手段實施管理。

網絡擴展解釋

“束杖”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分為以下兩類:

一、基本釋義

  1. 捆起來的刑具
    指将刑具(如杖、棍等)捆綁收起,常用于古代文獻中,如唐代皮日休的詩句“梅潤侵束杖,和氣生空獄”。
    此含義強調“刑具”的收納狀态,常用于描述獄政或司法場景。

  2. 收起刑具,以德治民
    衍生出“束杖理民”的成語,表示執政者收起嚴刑峻法,以寬方式治理百姓。
    例如:“束杖理民”強調仁政理念,與“嚴刑峻法”形成對比。


二、用法與延伸


“束杖”的核心含義與刑具相關,既可指刑具的收納狀态,也延伸出寬仁治國的政治理念。需注意避免與“拄拐杖”混淆(如部分詞典的誤釋),其正确用法始終圍繞“刑具”展開。

别人正在浏覽...

敗覆冰棒不識閑兒長蔬出資叨沓電臨杜梨馮長樂鳳盉風旆凫子覆宗滅祀感懼告天鳥垢俗海内無雙黑狗脊阍椓簡廉架田極峯繼繼承承警信浸浴課獲客省扣背了然于胸離貳蠡殼裡馬房陵令淪浃埋葬哪兒男子漢大丈夫飄泠破死拉活仆從軍遒越遶膝蛇回獸怕勢派手工書筴書刊秫米說内戍所邃邈貪殺天都通解忘乎所以小黃魚西風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