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束杖的意思、束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束杖的解释

(1).捆起来的刑具。 唐 皮日休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我公大司諫,一切从民欲。梅润侵束杖,和气生空狱。”

(2).收起刑具。参见“ 束杖理民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束杖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语义特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与文献用例两个维度解析。

一、构词解析 “束”本义为捆绑,《说文解字》释作“缚也”,引申为约束、收敛之意;“杖”指手杖或刑具,《礼记·曲礼》郑玄注“杖以策身”,后衍生为权力象征。《汉语大词典》将二字组合释为“约束杖具”,体现对器物使用的节制。

二、文献语义

  1. 治理象征:《元典章·刑部》载“束杖理民”制度,指官员审案时收起刑具,体现仁政理念。
  2. 军事隐喻:《水浒传》第五十四回“束杖理甲”的表述,特指整备兵器以待战事,此处“杖”代指武器。

三、现代转义 当代《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收录该词时,着重强调其“收敛暴力手段”的引申义,常见于“束杖而治”等四字格,喻指通过非强制手段实施管理。

网络扩展解释

“束杖”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分为以下两类:

一、基本释义

  1. 捆起来的刑具
    指将刑具(如杖、棍等)捆绑收起,常用于古代文献中,如唐代皮日休的诗句“梅润侵束杖,和气生空狱”。
    此含义强调“刑具”的收纳状态,常用于描述狱政或司法场景。

  2. 收起刑具,以德治民
    衍生出“束杖理民”的成语,表示执政者收起严刑峻法,以宽方式治理百姓。
    例如:“束杖理民”强调仁政理念,与“严刑峻法”形成对比。


二、用法与延伸


“束杖”的核心含义与刑具相关,既可指刑具的收纳状态,也延伸出宽仁治国的政治理念。需注意避免与“拄拐杖”混淆(如部分词典的误释),其正确用法始终围绕“刑具”展开。

别人正在浏览...

摆触被火本初子午线菶萋产业资本仇隙处分刺莓翠帷都孔目鄂衾蜚云负屈含冤浮套港客鲠直国有制合鬟毁死降光搅缠劫钞解道计研心筭讥谪句辀苦寒冷餐乐佚亮棚流温丽冶捋须钱门帖面奉敏对匿瑕含垢侬徭旁立炮祭诮恨巧宦齐唱碕角绮纨儿慎墨申挺十二食石密寿面死重泰山梭子天之戮民踢串题扇桥童生土炕详议魈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