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沓的意思、叨沓的詳細解釋
叨沓的解釋
謂貪婪而荒于政務。《新唐書·李光顔傳》:“初, 田縉 鎮 夏州 ,以叨沓開邊隙。”
詞語分解
- 叨的解釋 叨 ā 承受:叨光。叨攏(謝人款待的話)。叨陪。 古同“饕”,貪。 叨 ā 〔叨叨〕話多(後一個“叨”讀輕聲)。 筆畫數:; 部首:口; 筆順編號:
- 沓的解釋 沓 à 多,重複:沓沓(a.話多;b.弛緩;c.疾行)。雜沓。 水翻騰沸湧:“漏流昔吞翕,沓浪競奔注”。 合:天與地沓。 貪,黩:沓貪。沓吏。 沓 á 量詞,用于疊起來的紙張或其他薄的東西:一沓兒紙
網絡擴展解釋
“叨沓”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及解析如下:
基本釋義
“叨沓”指貪婪而荒于政務,形容人既貪心又懈怠,常用來批評官員或掌權者疏于職守、濫用權力。這一詞多見于曆史文獻,具有貶義色彩。
詳細解析
-
拼音與結構
- 拼音:常見注音為dāo tà(如漢典、滬江詞典),部分文獻注音為tāo tà(如《新唐書》相關引文)。
- 結構:“叨”意為貪婪,“沓”通“怠”,指懈怠,合指貪心且荒廢本職。
-
曆史用例
出自《新唐書·李光進傳》:
初,田缙鎮夏州,以叨沓開邊隙,故黨項引吐蕃圍泾州,郝玭力戰破之。
意為:田缙因貪婪懈怠引發邊境沖突,最終靠郝玭力戰化解危機。
-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貪黩懈惰、屍位素餐(需結合語境)。
- 反義詞:克己奉公、勤政廉潔。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評述或批判性語境,例如:
- 描述官員腐敗:如“官員叨沓,民不聊生”。
- 分析曆史事件:如“唐代邊将因叨沓引發外患”。
注意事項
- 此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古籍或學術讨論。
- 不同文獻注音差異可能與古漢語讀音演變有關,建議以權威詞典(如漢典)标注的dāo tà 為準。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新唐書》原文或漢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叨沓(dāo tà)是一個中文詞彙,常用作形容詞,用以描述說話、行動等過程冗長、拖沓。
拆分部首和筆畫:叨字的部首是口,總共有5畫,沓字的部首是水,總共有8畫。
來源:《說文解字》中有對“叨”字的解釋,表示扒拉的樣子,引伸為言語冗長、羅嗦。《爾雅》中則解釋為方式勞苦,表示行動拖沓。兩者結合形成了今天的叨沓一詞。
繁體:叨沓的繁體字為噵韃。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叨沓的寫法較為簡化,叨字的寫法類似于今天的口字,沓字的寫法則為“水”字左側加兩點表示。也有部分古籍中将沓字寫作“水立”。
例句:1. 他叨叨個不停,真讓人煩躁。
2. 她的辦事效率很低,總是叨沓拖拉。
組詞:叨叨擾擾、叨咕、叨陪、叨老、叨在嘴邊等。
近義詞:羅嗦、唠叨、繞口等。
反義詞:簡潔、利落、幹脆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