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陵令的意思、陵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陵令的解釋

守護天子陵墓的長官。《後漢書·城陽恭王祉傳》:“ 建武 二年,以皇祖、皇考墓為 昌陵 ,置陵令守視。”《新唐書·禮樂志四》:“皇帝至行宮,即齋室。陵令以玉冊進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陵令是古代中國掌管帝王陵墓事務的官職名稱,主要職責包括陵園的日常守衛、維護、祭祀安排以及相關行政事務管理。該官職體現了古代中國對祖先崇拜和喪葬制度的重視。

  1. 核心釋義與職能:

    • “陵”:特指帝王或諸侯的墳墓、陵園。
    • “令”:古代官職名稱,通常指某一機構或事務的主管官員。
    • “陵令”:合指專門負責管理、守護帝王陵墓及其附屬園地的官員。其主要職責涵蓋:
      • 守衛陵園:确保陵墓區域的安全,防止盜掘和破壞。
      • 維護管理:負責陵園内建築、植被、道路等的日常維護與修繕。
      • 祭祀組織:安排并執行定期的祭祀禮儀活動。
      • 行政事務:管理陵園所屬的戶邑、人員(如守陵戶、工匠)及相關財務。
  2. 曆史沿革與文獻佐證:

    • 陵令一職在漢代已明确設置,是負責守護、管理皇帝陵園的重要官員,隸屬于掌管宗廟禮儀的太常(或奉常)卿。其下有丞等屬官輔助管理。
    • 主要文獻依據:
      • 《漢書·百官公卿表》:明确記載了“奉常”(後改太常)的屬官包括“諸廟寝園食官令長丞”,其中就涵蓋管理陵園的官員。雖未直接寫“陵令”,但“寝園”即指陵園,其主管官員即後世所稱的陵令或其前身。更直接的記載見于對具體陵墓管理的描述和相關職官研究中。
      • 曆代職官志/表:如《後漢書·百官志》、《通典·職官》等後世史書及政書在追述或記載前代官制時,均提及陵令或類似官職(如陵台令、陵署令等),其職能一脈相承。例如,《通典·職官七》在叙述太常屬官時提到“陵署:令一人……掌山陵營兆域、守衛之事”。
    • 該官職在後世王朝(如唐、宋等)也長期存在,名稱或有變化(如稱陵台令、陵署令等),但核心職責相似,均負責皇家陵寝的守護與管理。
  3. 現代使用:

    • 在現代漢語中,“陵令”一詞已不作為實際官職使用,主要用于曆史研究、古籍閱讀和文學創作中,指代古代負責帝王陵墓事務的特定官員。

主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陵令”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稱,主要職責為守護和管理帝王陵墓。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陵令是古代負責天子陵墓守衛與日常管理的專職官員。其名稱最早見于《後漢書》,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設置昌陵陵令,負責皇祖、皇考墓的守視工作。

  2. 唐代的職能擴展
    唐代陵令又稱“陵署令”或“陵台令”,品級依陵墓等級從五品至從八品下不等。其職責不僅包括守衛山陵,還需主持日常供奉儀式、管理陵戶,并定期向朝廷進獻祭品。唐代中期,陵令的隸屬機構從太常寺調整為宗正寺,體現了對皇家陵寝管理的進一步重視。

  3. 行政特點
    陵令兼具中央與地方官雙重屬性,常需與當地縣令協作處理事務。例如《新唐書》記載,皇帝谒陵時,陵令需負責玉冊等祭祀文書的準備與呈遞。

  4. 曆史意義
    該官職的設置反映了古代“事死如事生”的禮制觀念,通過專職官員維護皇家陵寝的莊嚴性與祭祀體系的延續性。其職能演變(如唐代隸屬關系變化)也映射出古代官僚制度的調整過程。

别人正在浏覽...

哀樂相生鬓麋赑屓博士後不分玉石材望抄檢車夫傳香欑集大甯對着和尚駡賊秃恩甚怨生反三角函數福庇俯泣高謝共存亡海頭寒居合抱核舉呵羅羅歡駭驩躍攪棒徼循鏡燭吉神幾彖康和咳珠唾玉空泛口供勑戒靈威仰利息卯雲美配缪傳弄精神歐化排糠障風柈飧辟拂潛閉牆陰輕恬青屋邱陵缺折日常如癡如夢紗羅善譚聖緒深取頽殘崴泥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