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課獲的意思、課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課獲的解釋

品量所獲。《文選·潘嶽<西征賦>》:“收罟課獲,引繳舉效。” 李善 注:“《廣雅》曰:‘課,第也。’謂品第其所獲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課獲”在現代漢語通用詞典中并無獨立詞條收錄,其含義需結合單字釋義及曆史用法分析。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的記載:

  1. “課”字本義指國家征收賦稅,《說文解字》注為“試也”,後引申為:

    • 教學單位(如課程)
    • 賦稅征收(如課稅)
    • 考核評定(如課績)
  2. “獲”字在《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3)中有多重解釋:

    • 本義為收割農作物(《詩經·豳風》有“八月其獲”)
    • 引申為取得成果(如收獲)
    • 古代特指戰争中俘獲人員物資

從構詞法分析,“課獲”可視為并列結構,可能指向:

該詞尚未形成現代漢語規範釋義,實際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建議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最新修訂說明,關注詞彙的動态發展。

網絡擴展解釋

“課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理解:

  1. 基本釋義
    該詞由“課”和“獲”組成,拼音為kè huò,意為品量所獲,即對收獲進行評定或衡量。其中“課”指考核、品評,“獲”指收獲。

  2. 詞源與古籍出處
    最早見于西晉潘嶽的《西征賦》:“收罟課獲,引繳舉效。”李善在《文選注》中引用《廣雅》解釋:“課,第也”,即按等級評定收獲物。

  3. 用法特點
    多用于描述古代漁獵或農耕後對收獲物的分類評定,例如:“課獲”可能涉及對漁獵物數量、質量的等級劃分,或對農作物收成的統計考核。

  4. 現代適用性
    該詞屬于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出現在古籍研究或文學賞析中。

  5. 拓展說明
    “課”在古漢語中還有教學、賦稅等含義,但在“課獲”中特指考核;“獲”則保留了“得到”的核心語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百計千謀敗卻不怿差不多長矟崇尊粗縷達夫戴說丹術惰心豐屋忿怨扶扶富貴負縴高燕關左瓜田鬼雀貴形過頭國丈後台還我河山畫屏晦缺回遝活動家鯨甲敬信金坡寄宿拘攣菱鏡令狀陋軀羅髻免冠滅虢取虞撇抗前符挈缾青姑曲意弱猥商約糁粒射影定理時範實習受敵叔旦太歳頭上動土湯瓶檀栾條祈投幾憸奸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