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浸浴的意思、浸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浸浴的解釋

(1).浸泡着沐浴。《人民日報》1969.6.12:“一種是浸浴,促使焦痂軟化脫落,另一種是讓焦痂自然脫落。”

(2).映照。 趙樹理 《<三裡灣>寫作前後》:“将滿的月亮,用它的迷人的光波浸浴着大地。”

(3).比喻沉浸在某種環境之中。《花城》1981年第5期:“他頓時浸浴在一個聲波蕩漾的音海之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浸浴”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ìn yù,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浸泡沐浴
    指将身體或物體完全浸入液體中清潔或治療。例如,《人民日報》提到“浸浴可促使焦痂軟化脫落”,而現代用法中常指通過泡澡放松身心,如“面部等部位可用冷敷替代浸浴”。

  2. 映照
    多用于文學語境,描述光線、色彩等覆蓋或籠罩某物。例如趙樹理在《三裡灣》中寫道:“月光用光波浸浴大地”。

  3. 比喻沉浸于某種環境
    強調完全融入某種氛圍或狀态。如《花城》中描述“聲波浸浴的音海”。

二、應用場景

三、補充說明

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可靈活使用,既能描述具體行為(如泡澡),也能抽象表達情感或氛圍的沉浸感。更多例句可參考、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浸浴

浸浴是一個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下可以有不同的意思。在常見的用法中,浸浴可以指洗澡、泡澡的行為,也可以指将物體浸泡在液體中。以下是對浸浴的解析和相關内容:

拆分部首和筆畫

浸(chēn)的部首為水,表示與水相關的意思;浴(yù)的部首為氵,表示與水有關的事物。拆分後可以看出,浸浴兩個字都與水有關。

浸的總筆畫數為10畫,浴的總筆畫數為10畫。

來源和繁體

浸浴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漢字發展的過程中,古人通過以象形、指事、會意的方法來表達特定的概念。浸浴是兩個漢字的合成,浸字表達了物體被液體覆蓋的含義,而浴字則表示人體在水中清洗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可以将浸浴分别寫為浸曜和浴曜,字形上保留了漢字古代的風格和特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浸浴的寫法并不是完全一緻的。早期的寫法中,浸字在上面加入了“水”部分,而浴字則是加入了“氵”部分,并且在下面加入了“目”部分,表示人體靠近水的狀态。

例句

1. 晚上回到家,我喜歡浸浴一會兒,放松身心。
2. 水果最好先浸浴一段時間,去除農藥殘留。

組詞

1. 汗浸浴 - 沒有條件或時間洗澡時,用濕毛巾草草擦洗一下身體。
2. 浸浴液 - 用于泡澡、洗浴的液體,一般含有香氣和滋潤成分。

近義詞

1. 沐浴 - 指洗澡或泡澡的行為,與浸浴意思相近。
2. 沉浸 - 意指沉思、投入,與浸浴的涵義相似。

反義詞

幹燥、晾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