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立德的意思、立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立德的解釋

樹立德業。《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孔穎達 疏:“立德,謂創制垂法,博施濟衆,聖德立于上代,惠澤被于無窮。”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若夫立德必須貴乎,則 幽 厲 之為天子,不如 仲尼 之為陪臣也。” 清 錢謙益 《戶科給事中孔吉授徵仕郎》:“夫給事中在帝左右,古多用履素立德者為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立德”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立德”指樹立德業,強調通過道德修養和實際行動建立高尚的品德。這一概念最早見于《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其中“立德”被視為最高層次的人生追求,即通過自身德行影響他人與社會。

二、深層内涵

  1. 道德規範與行為準則
    立德不僅是個人品德的修養,更包含“創制垂法,博施濟衆”的社會意義,要求将道德内化為行為标準,如心懷仁愛、踐行善行。
  2. 立身之本與價值根基
    古人認為立德是立功、立言的基礎,例如孔子雖非權貴,卻因德行被後世尊崇,說明品德高于地位。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關聯概念

五、例句參考

  1. “納百川,容學問,立德行,善人品。”
  2. “若夫立德必須貴乎,則幽厲之為天子,不如仲尼之為陪臣也。”

如需進一步探究曆史語境或哲學延伸,可查閱《左傳》原文及漢典釋義(來源、3、5)。

網絡擴展解釋二

《立德》是一個重要的詞彙,它表達了一種崇高的道德準則和價值觀。這個詞可以被拆分為兩個部首:立和德。立這個部首表示“站立”或“立場”,德則表示“道德”或“品德”。 《立德》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是由立(lì)和德(dé)兩個字組成。在繁體字中,立德的寫法為「立德」。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立德通常是用直線和曲線相結合的形式呈現,以形象地表示“立”和“德”的含義。 以下是一些例句,以幫助理解《立德》的意思: 1. 作為一名領導者,他要以立德為首要任務,以身作則。 2.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立德修身的意識。 3. 在社會中,最重要的是立德修身,做一個有道德操守的人。 組詞:立功、立場、立方、立體、立志 近義詞:立身、樹德、樹立良好形象 反義詞:廢德、敗德、崩潰、無德 立德是一種崇高的價值觀和人生準則,每個人都應該樹立正确的立場和道德觀念。隻有通過修身立德,才能成為一個有價值、有影響力的人,并為社會作出積極貢獻。總之,立德是一種永恒的追求,體現了我們對行為道德的高度重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