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碩彥名儒”是一個漢語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學識淵博、聲望卓著的學者。以下是詳細解析:
該成語不僅強調學術成就,還隱含着對學者品德和社會影響力的推崇,常見于文學、曆史類文本中,用于贊頌傑出人物。
《碩彥名儒》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1. 拆分部首和筆畫:
碩:石(石頭)+ 頁(書頁)+ 10畫
彥:彡(像)+ 丶(點)+ 7畫
名:口(口)+ 10畫
儒:人(人)+ 10畫
2. 來源:
《碩彥名儒》一詞主要指的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學者、學者的儒家學派代表人物。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儒家學派在中國的文化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碩彥名儒是儒家學派中知名的學者。
3. 繁體:
《碩彥名儒》的繁體字如下:
碩彥名儒
4.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一些不同于現代寫法的特點。對于《碩彥名儒》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會有些變化。具體而言:
碩:石(石頭)+ 頁(書頁)+ 冫(冰)
彥:彡(像)+ 刂(刀)
名:夕(夕陽)
儒:人(人)+ 臼(臼齒)
5. 例句:
《碩彥名儒》這個詞在古代經典文獻中經常出現。比如在《論語》中有一句名言:“巍巍乎,碩彥也。”表示對儒家學者的尊重和贊美。
6. 組詞:
碩大、彥博、名聲、儒雅。
7. 近義詞:
學問淵博的士人、傑出的經學家。
8. 反義詞:
無知愚昧、粗俗無學。
以上就是對于《碩彥名儒》這個詞的解釋和相關内容的介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