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稱能肩負朝廷重任者。《三國志·蜀志·許靖傳論》:“許靖夙有名譽……雖行事舉動,未悉允當, 蔣濟 以為‘大較廊廟器’也。” 唐 孟棨 《本事詩·高逸》:“上亦以非廊廟器,優詔罷遣之。”
“廊廟器”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能夠承擔國家重任的人才。以下是詳細解釋:
廊廟器指能肩負朝廷重任的人,常用來比喻國家棟梁之才。其中:
該詞最早出自《三國志·蜀書·許靖傳》:
“許靖夙有名譽……蔣濟以為‘大較廊廟器’也。” 三國時期蔣濟評價許靖為“廊廟器”,指其具備治國才能。
總結來看,“廊廟器”體現了古代對治國人才的重視,常用于曆史文獻或評價性語境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三國志》或唐代詩文。
廊廟器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用于供奉神像舉行祭祀儀式的器物。廊廟指的是廊廳式的廟宇,器即指各種用于祭祀的儀器和器物。
廊廟器的拆分部首是廣,拼音為guang,廊的拼音為lang,廟的拼音為miao,器的拼音為qi。
廊廟器的總筆畫數為13,其中廊廟的筆畫數分别為7和5,器的筆畫數為1。
廊廟器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一般用于形容廟宇内的祭祀用品。
在繁體字中,廊廟器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為「廊廟器」。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不同。對于廊廟器這個詞,古代的寫法可能會稍有差異,具體形态需要查閱古代文獻資料。
1. 在古代,廊廟器常常被用于供奉神明。
2.這座廟宇中陳列着各種精美的廊廟器。
3. 他們每年都會對廊廟器進行儀式的整理和修複。
1. 廊廳廟宇
2. 器物使者
3. 祭祀儀式
祭祀器具、祭品設備、宗教祭具
家具器材、日常用品、文化藝術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