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省録的意思、省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省録的解釋

(1).省察。《後漢書·班超傳》:“故 超 萬裡歸誠,自陳苦急,延頸踰望,三年於今,未蒙省録。”

(2).視察并登記。《漢書·隽不疑傳》“每行縣録囚徒還” 唐 顔師古 注:“省録之,知其情狀有冤滞與不也。”《新唐書·虞世南傳》:“又 山東 淫雨, 江 淮 大水,恐有寃獄枉繫,宜省録纍囚,庶幾或當天意。”

(3).記憶;注意。 唐 柳宗元 《寄京兆許孟容書》:“往時讀書,自以不至抵滞,今皆頑然無復省録。” 宋 陸遊 《得趙若川書因寄》詩:“老病閉門誰省録,因風時肯問何如。”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省録(shěng lù)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複合詞義的詞彙,由“省”與“録”二字組合而成。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字義拆解

    • 省:《說文解字》釋為“視也”,本義為視察、審察,引申為精簡、去除冗餘之意。
    • 録:同“錄”,《玉篇》釋為“記也”,原指記載、抄寫,後衍生為采納、任用之義。

      二字合稱,核心含義為“審察并采納”或“精簡記錄”。

  2. 曆史語義

    在古籍中,“省録”多指官方對人才或事務的審察與錄用。例如《漢書·王嘉傳》載:“丞相禦史察計簿,省録衆事”,指核查文書并記錄要務,體現對政務的嚴謹處理。

  3. 現代引申義

    現代漢語中,“省録”可泛指對信息的精簡整理或對事務的審慎處理。例如《現代漢語詞典》标注其延伸義為“經過審查後保留重要内容”。

  4. 用法示例

    • 古籍用例:“省録政事,務從簡約。”(《後漢書·百官志》)
    • 現代用例:“省録檔案時需注意關鍵細節。”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省録”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shěng lù,其含義需結合“省”與“録”的本義及古籍用例綜合理解。具體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釋:

  1. 省察
    指審察、檢查,多用于對事務或案件的核查。例如《後漢書·班超傳》中提到“未蒙省録”,即未被上級審察關注。

  2. 視察并登記
    強調實地查看并記錄,常見于古代司法或行政流程。如《漢書》顔師古注“省録囚徒”,指核查囚犯案件并登記情況。此處“録”與“記錄、登記”相關。

  3. 記憶、注意
    引申為對事物的留心或記憶。柳宗元在書信中寫道“無復省録”,即不再記得或關注;陸遊詩句“誰省録”亦表此意。


補充說明:

如需深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新唐書》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傲性保光躃躃鼻亭神草木知威插犋廠衛蟬噪車鈴陳墨香扯篷村漢等比數列等候兜舁放陳糞堆鋒車風萍浪迹工部局孤刹海蛇寒熱毫厘湖亭绛煙簡化漢字艦日激潮解固劫執金飯碗井桁驚急列驚歎號軍師開裆褲看家本領漣而遼邊靈雞臨機辄斷戾疫戮身倪煥之匹群前時栖宿軟丢丢辱末色額少商疏遬私诃國天笃天賦鐵利梃棒勿用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