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旌異的意思、旌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旌異的解釋

旌表;褒獎。《陳書·文學傳·阮卓》:“ 阮卓 素不同逆,宜加旌異。” 唐 元結 《九疑圖記》:“故圖九峰,略載山谷,傳於好事,以旌異之。” 宋 王明清 《揮麈三錄》卷二:“仍乞尋訪子孫,重加旌異。”《續資治通鑒·元順帝至正二十七年》:“ 摩該 一部背 庫庫 而向朝廷,亦宜别作名號以旌異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旌異(jīng yì)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色彩的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表彰特殊之人或事”。根據《漢語大詞典》的解釋,該詞由“旌”和“異”兩個語素構成:“旌”原指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子,後引申為表彰、顯揚;“異”則指不同尋常、特殊之處。二者組合後,特指對具有卓越貢獻或特殊才能者的官方褒獎。

從語義演變角度看,該詞最早見于北朝文獻,《北史·魏收傳》記載的“宜旌異士,以勸将來”,體現了古代選拔人才的激勵制度。在現代漢語中,其使用場景多出現于曆史研究、文獻解讀等領域,例如描述古代科舉制度中“旌異孝廉”的舉薦機制。

權威辭書《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列為書面用語,強調其區别于普通表彰的特殊性。《辭源》(第三版)則補充指出,該詞在明清官制文書中的使用頻率較高,常與“旌表”“旌擢”構成近義詞組。需要特别說明的是,該詞的現代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在當代公文中已較少出現。

網絡擴展解釋

“旌異”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īng yì,主要含義為旌表、褒獎,常用于古代文獻中,指對特定人物或行為的表彰與嘉獎。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詳細解釋

  1. 官方表彰
    多用于政府或權威機構對忠臣、義士的嘉獎。例如:

    • 《陳書·文學傳》提到“阮卓素不同逆,宜加旌異”,意為阮卓因不參與叛亂而受表彰。
    • 元代文獻記載對歸順朝廷的部族“别作名號以旌異之”,即通過特殊稱號以示褒獎。
  2. 文化傳承
    唐代元結在《九疑圖記》中寫道“傳于好事,以旌異之”,指通過記載事迹傳播美德。


使用場景


示例擴展


若需進一步查閱古籍原文或具體案例,可參考《陳書》《續資治通鑒》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暗對傍明襞績碧瑠璃程頭車手吃碗茶除惡務本出爐觸摸錯頭倒閉頂天惇厚蛾眉螓首凫飛勾赴歸盡觚棱賀電黑洋畫景護疼佳辰兼詣驕佷繳獲記功忘過金錢豹狷厲虧全類造斂策亮铮铮遼參吏曹麗徒買道煤斤暋作彌永内宴鳥驚魚潰蹑凫千語萬言卿大夫親桑瓊玖人眷山川米聚是非堆說不出口書院粟斯塌橘添墳同裯投契威士忌無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