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慎的意思、笃慎的詳細解釋
笃慎的解釋
厚重謹慎。 漢 孔融 《薦祢衡表》:“陛下篤慎取士,必須效試。”《北齊書·陸卬傳》:“ 卬 自在朝,篤慎固密,不説人短,不伐己長。”《南史·傅昭傳》:“性尤篤慎,子婦嘗得家餉牛肉以進 昭 , 昭 召其子曰:‘食之則犯法,告之則不可。取而埋之。’” 清 曾國藩 《葛寅軒先生家傳》:“篤慎而好學。”
詞語分解
- 笃的解釋 笃 (篤) ǔ 忠實,一心一意:笃學。笃信。笃志。笃情。笃厚。 厚實,結實:“彼其之子,碩大且笃”。 病沉重:病笃。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編號:
- 慎的解釋 慎 è 小心,當心:謹慎。不慎。慎重(恘 )。慎言。慎獨(在獨處時能謹慎不苟)。 姓。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笃慎”是一個漢語成語,由“笃”和“慎”二字組成,常用于形容為人處世的态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笃慎”指做事或為人時既真誠堅定又謹慎小心,強調不輕率、不敷衍的态度。
2.字詞拆解
- 笃(dǔ):本義為真誠、忠實,引申為堅定、專注,如“笃行”“笃志”。
- 慎(shèn):意為謹慎、小心,如“慎言”“慎獨”。
二字結合後,體現“内在真誠,外在審慎”的平衡。
3.詳細解釋
- 曆史用例:
漢代孔融在《薦祢衡表》中提到“陛下笃慎取士”,形容選拔人才需嚴謹;《北齊書》記載陸卬“笃慎固密”,贊其為人周密可靠。
- 行為表現:
既包含對自身原則的堅守(笃),又注重言行細節的克制(慎)。例如《南史》中傅昭因法律禁止私食牛肉,選擇埋掉兒媳送的牛肉,體現“笃慎”的實踐。
4.使用場景
多用于評價他人品格或自我要求,如描述治學嚴謹(“笃慎而好學”)、為官清廉(“笃慎固密”)等場景。
“笃慎”融合了真誠與審慎的雙重特質,是中華文化中推崇的修身準則。其近義詞包括“嚴謹”“持重”,反義詞如“輕率”“浮躁”。
網絡擴展解釋二
笃慎(dǔ shèn)這個詞在漢語中表示堅定而小心謹慎的态度和行為。它由“疋”和“又”兩個部首組成,拆分後的筆畫分别為6畫和2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易經》中,其中提到“笃慎”應作為修身養性的指導原則。在繁體字中,笃慎的寫法和簡體字保持一緻。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對于笃慎這個詞,古代寫法為“篤慎”。例句如下:
1. 他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笃慎的态度。
2. 在面臨抉擇時,我們應該采取笃慎的态度。
3. 他的領導風格總是從容而笃慎。
有關笃慎的組詞,可以有:“笃學”(指刻苦學習)、“笃信”(指堅定的信仰)、“慎獨”(指謹慎獨處)等。與笃慎近義的詞語有:“謹慎”、“嚴肅”,而反義詞可以是“輕率”、“魯莽”。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