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蒙振槁的意思、發蒙振槁的詳細解釋
發蒙振槁的解釋
同“ 發蒙振落 ”。《明史·楊乃郭詹等傳論》:“蓋天速其禍,如發蒙振槁,無煩驅除矣。”
詞語分解
- 發蒙的解釋 啟發蒙昧,後也指教兒童、少年開始識字讀書詳細解釋.啟發蒙昧。《易·蒙》:“初六,發蒙,利用刑人。” 孔穎達 疏:“以能發去其蒙也。” 漢 枚乘 《七發》:“發蒙解惑,不足以言也。” 唐 劉長卿
- 振槁的解釋 .擊落枯葉。喻事極易成。《荀子·王霸》:“及以 燕 趙 起而攻之,若振槁然。” 楊倞 注:“振,擊也。槁,枯葉也……若擊枯葉之易也。” 漢 賈誼 《新書·匈奴》:“以此與單于争其民,則下 匈奴 猶
網絡擴展解釋
“發蒙振槁”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1.字面與比喻義
- 字面解釋:
“發”指揭開,“蒙”為蒙蓋物,“振”即抖動,“槁”為枯葉。字面意為“揭開蒙蓋物,搖落将枯的葉子”。
- 比喻義:
形容事情輕而易舉即可完成,強調處理問題的輕松程度。
2.出處與用法
- 典故來源:
出自《明史·楊乃郭詹等傳論》:“蓋天速其禍,如發蒙振槁,無煩驅除矣。”
- 語法功能:
多作謂語、賓語或定語,如“發蒙振槁地完成任務”。
3.近義詞與結構
- 近義成語:
“發蒙振落”(意義相近,均比喻簡單易行)。
- 成語結構:
聯合式,四字均為動詞或名詞組合,增強動作的連貫性。
4.注意與澄清
- 易混淆點:
部分資料(如)誤将“發蒙”釋為“智力開發”,“振槁”釋為“年老衰退”,實為對成語的曲解。正确含義應緊扣“揭開蒙蓋物”的原始語境。
- 多音字提示:
“發”讀fā(非fà),“蒙”讀méng(非měng)。
5.例句參考
- 古籍用例:“觀生入東房,鍙入西房,各拒戶自缢……如發蒙振槁,無煩驅除矣。”(《明史》)
- 現代引申:“攻克技術難題對他而言,簡直是發蒙振槁。”
該成語強調解決問題的輕松性,使用時需注意語境與發音,避免與相似表述混淆。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處細節,可參考《明史》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發蒙振槁》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通過學習和教育使人從愚昧無知狀态逐漸變得聰明和有活力。這個詞可以拆分為三個部分:發(fā)、蒙(méng)和振槁(zhèn gǎo)。它們的筆畫分别為:發(5畫)、蒙(13畫)和振槁(15畫)。
這個成語來源于《論語·為政》中的一句話:“發蒙振槁,聖人是于茲躬”(意思是,通過學習讓民衆擺脫愚昧,教化民衆,隻有聖人才能做到)。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發字是較為古老的寫法,蒙字的古代寫法中的草字頭是現代字的始祖,而振槁字在古代常使用閉合結構。
一個使用了繁體字的《發蒙振槁》的寫法是「發蒙振槁」。
例句:通過教育改變一個人的發蒙振槁是一項偉大的事業。
一些與《發蒙振槁》相關的詞語有:啟蒙、開發、開導。
近義詞包括:開導、教化、教育。
反義詞可以是:愚昧、無知。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