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兩唐的意思、兩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兩唐的解釋

漢 唐林 、 唐尊 的合稱。《漢書·鮑宣傳》:“自 成帝 至 王莽 時,清名之士…… 沛郡 則 唐林 子高 、 唐尊 伯高 ,皆以明經飭行顯名於世。 紀逡 、兩 唐 皆仕 王莽 ,封侯貴重,歷公卿位。”《梁書·文學傳上·庾肩吾》:“決羽 謝生 ,豈三千之可及;伏膺 裴氏 ,懼兩 唐 之不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兩唐"在漢語中并非一個現代常用詞彙,它主要是一個曆史和文化上的特定稱謂,其含義可以從以下角度理解:

  1. 字面拆分與基本含義:

    • 兩: 數詞,表示數目“二”。
    • 唐: 在此特指中國曆史上以“唐”為國號的朝代。
    • 合義: 因此,“兩唐”最直接的含義就是指兩個以“唐”為國號的朝代。
  2. 具體曆史指向(最核心含義):

    • 在曆史語境中,“兩唐”通常特指:
      • 唐朝(李唐): 由李淵建立(公元618年),定都長安(今西安),是中國曆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之一,以其開放包容、文化繁榮(尤其是唐詩)著稱,曆經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公元907年滅亡。
      • 後唐: 五代十國時期由沙陀人李存勖建立的政權(公元923年),定都洛陽。李存勖宣稱繼承唐朝法統,故國號為“唐”,史稱後唐。公元936年滅亡。
    • 所以,“兩唐”最精确的曆史指代就是唐朝(李唐)和後唐這兩個相繼或相關聯(後唐自稱繼承唐統)的政權。據《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兩唐”條目下即明确指向“唐朝與後唐”。
  3. 引申與泛指(較少用):

    • 在更寬泛或非曆史專業語境下,“兩唐”有時也可能被用來泛指唐朝的不同時期(如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中的某兩個階段對比),或者指代與唐朝文化相關的兩個方面(如唐詩、唐楷等)。但這種用法不嚴謹,不如特指兩個朝代普遍和明确。
  4. 文化關聯:

    • 由于唐朝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巅峰地位,“兩唐”有時在文學或藝術讨論中,尤其是在對比不同時期風格時,可能會被借用。但核心含義仍是曆史朝代。

“兩唐”在漢語詞典和主流曆史語境中的核心含義是指中國曆史上兩個以“唐”為國號的朝代——唐朝(李唐,618-907)和後唐(923-936)。它是對這兩個特定曆史政權的合稱。該詞主要出現在曆史叙述或相關研究中。

網絡擴展解釋

“兩唐”是一個曆史人物合稱,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漢代人物唐林和唐尊的合稱。兩人均以品行高潔、通曉經學聞名,活躍于西漢末年至王莽新朝時期,曾擔任公卿職位。

二、文獻記載

  1. 《漢書·鮑宣傳》記載:“沛郡則唐林子高、唐尊伯高,皆以明經飭行顯名於世……兩唐皆仕王莽,封侯貴重,歷公卿位。”
  2. 《梁書·文學傳》中庾肩吾的表述也提及“兩唐”,強調其德行與學術影響。

三、文學引用

宋代詩詞中常以“兩唐”代指才德兼備的典範,例如:

四、其他說明

需注意“兩唐”與唐代曆史分期(如初唐、盛唐等)無關,其核心含義始終指向漢代人物。

以上信息綜合自多個來源,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書》《梁書》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氨基比林奧室鏊頭百二關河不見天日采效采信饬駕初古出令打法大堡礁掉谑杜甫溪防勇鳳凰皂隸蜂螘負天攻堅戰顧愛規拟蠱喪紅狼鬟花化外節樓箕風驚淰炯晃棘牆舊楮酒後失言灸客廓張廊廟志爁尾糲糒笭床淩替鹵部妙典納職醲釀排戶謙讓未遑七男八壻清溜溜山楂設戎石脈贳死手腳零碎四新徒讀父書無二賈陿薄香輪寶騎顯功曉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