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aying] 衰落;老朽 更慚衰朽質,南陌共鳴珂
(1).老邁無能。 隋 江總 《宴樂修堂應令》詩:“庸疎濫 應 阮 ,衰朽恧連章。” 唐 王維 《同崔員外秋宵寓直》詩:“更慚衰朽質,南陌共鳴珂。” 明 劉基 《<宋景濂學士文集>序》:“今幸存者,惟 基 與先生耳,然皆頽然日就衰朽。”
(2).猶衰落。《敦煌曲子詞·十二時·普勸四衆依教修行》:“為言恩愛永團員,将謂榮華不衰朽。”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蘇仙》:“後桃結實甘芳,居人謂之‘蘇仙桃樹’,年年華茂,更不衰朽。”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四章:“整個城市全籠罩在凝重的使人窒息的灰色中。看起來 北平 已經顯得多麼古老、衰朽了啊!”
“衰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現代漢語中,“衰朽”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創作,既可指人的衰老(如“衰朽殘年”),也可形容陳舊體系的沒落(如“衰朽的封建制度”)。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文背景或例句出處,可參考古籍文獻或權威詞典。
《衰朽》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指事物逐漸衰弱、衰敗、變得破舊不堪。它常用于描述人、物、事物的衰落、腐朽和變老。
《衰朽》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衤”部,右邊是“木”部。它的總筆畫數為16畫。
《衰朽》是一個漢字詞彙,起源于古代漢語。它的繁體寫法為「衰朽」。
在古代漢字中,漢字「朽」的寫法稍有不同,它是由「木」字旁上拓出來,下面結構類似于「又」字。所以古時候「朽」的字形為「又」+「木」。這個寫法在現代漢字中已經不再使用,被統一為「木」。
1. 這座古城的建築已經衰朽不堪,急需修繕。
2. 他年事已高,面色憔悴,看上去有些衰朽了。
3. 這本書原本是精美的,但如今已經顯得衰朽。
衰敗、衰弱、衰退、衰落、衰散等。
腐朽、老化、凋零、衰亡等。
繁榮、興盛、蓬勃、青春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