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縢的意思、封縢的詳細解釋
封縢的解釋
猶封緘。《後漢書·方術傳序》:“然神經怪牒,玉策金繩,關扃於明靈之府,封縢于瑤壇之上者,靡得而闚也。”
詞語分解
- 封的解釋 封 ē 密閉,使跟外面隔絕:封閉。密封。封口。封存。封條。封貯。封面。封底。封鎖。封頂。冰封雪飄。封山育林。 用來裝信、錢等物的紙套:信封。賞封。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給予親屬或臣僚:封侯。封君(領有封地
- 縢的解釋 縢 é 封閉:“武王有疾,周公作金縢。” 纏束:“竹閉绲縢。” 繩索:“公車千乘,朱英綠縢。” 綁腿布:“羸縢履蹻,負書擔橐。” 古通“幐”,袋子:“其缣帛圖書,大則連為帷蓋,小乃制為縢囊。” 筆畫
網絡擴展解釋
“封縢”直接相關的内容,推測該詞可能屬于生僻詞或存在輸入誤差。以下是基于漢字拆解的分析:
-
拆解釋義
- 封:甲骨文象形為植樹劃界,本義指疆界、領地,後引申為封閉、封存(如“封信”),也作量詞(如一封信)。
- 縢:古同“滕”,本義指繩索(《說文解字》:“縢,緘也”),亦有捆紮、封存之意(如“金縢之匮”指用金屬繩密封的匣子)。
-
組合推測
“封縢”可能指用繩索捆紮并密封物品,屬古代文書、物品的封裝方式,類似“封緘”。例:《尚書·金縢》記載周公用金屬繩封存禱祝冊文。
-
注意事項
- 若為“封緘”(更常見),則指封閉信件或包裹(如蠟封)。
- 建議用戶确認用詞準确性或提供上下文,以便進一步解析。
若有其他線索(如具體出處或領域),可補充說明以完善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封縢(fēng hé)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封(fēng)和縢(hé)。封的部首是寸,總計2畫;縢的部首是糸,總計16畫。
封縢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的繁體形式為封鏢,鏢指的是古代驿站傳遞信件的運輸工具。封縢一詞就是指為了保證安全将驿站上的信件封存起來的操作。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封縢這個詞的部首較為簡化,寫作“封鑣”。
以下是封縢的使用例句:
1. 為了保證文件的安全,他們進行了封縢。
2. 驿站每天都要進行封縢操作,确保信件的保密性。
一些與封縢相關的詞彙和概念包括:封存、保密、密封等。近義詞可以是封裝、封閉,而反義詞可能是開放、公開。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