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受委任。 三国 魏 曹操 《爵封田畴令》:“及孤奉詔征定 河 北……时加礼命, 畴 即受署。” 唐 柳宗元 《唐故岭南经略副使御史马君墓志》:“君凡受署,往来 桂州 、 岭南 、 江西 、 荆南道 ,皆大府。”
受署
释义
“受署”为古汉语词汇,指接受官职任命或正式就任某一职务,强调对职位的正式接纳与履职责任。
字义分解
合指接受官职委任,如《后汉书·刘恺传》:“恺性笃古,称疾不起,久乃受署。”
古代官制中的特殊含义
汉代至魏晋时期,“署”特指试用或代理职务。官员需通过考核方能转正,故“受署”含试用履职之意。例:
《汉书·翟方进传》:“初受署为郎,后转博士。”
《后汉书·马援传》
“援奏言西于县户有三万二千,宜分为两县。诏许之,遂受署为西于令。”
(马援受任西于县令,体现正式任命。)
《晋书·职官志》
“凡新官初受署,皆试守一岁,乃为真。”
(新官需经一年试用期,考核合格后方可转正。)
虽为古语,现代汉语偶用于正式场合的职务接受,如:
“他受署为协会理事长,主持改革事务。”
(强调职务的庄重性与责任归属。)
参考资料
“受署”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历史文献例证:
语境特点: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三国志》《柳宗元文集》等原始资料。
爱贤念旧败奔柏酒报喜不报忧边旁不恌不虚此行唱唤丑音吹毛索疵处死觕朴玳检盗铃靛草钓车独弦匏琴匪唯粉骨羵首副启赶潮流含利黑丝呵诘讙敖荒怠黄发台背虎彝焦愁焦炎嵇吕浄缾骏茂礼宪鸾惊迷空步障评驳剖视葡萄乾七郤八手曲肱而枕颯俐折掇剩下事关重大兽灾树耳宋开府苏门四学士踏青特庙通快颓唐外作刓刻蓊茂笑弥弥晓譬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