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受署的意思、受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受署的解释

接受委任。 三国 魏 曹操 《爵封田畴令》:“及孤奉詔征定 河 北……时加礼命, 畴 即受署。” 唐 柳宗元 《唐故岭南经略副使御史马君墓志》:“君凡受署,往来 桂州 、 岭南 、 江西 、 荆南道 ,皆大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受署

释义

“受署”为古汉语词汇,指接受官职任命或正式就任某一职务,强调对职位的正式接纳与履职责任。


一、核心释义与字源解析

  1. 字义分解

    • 受:接纳、承担。《说文解字》:“受,相付也。”
    • 署:官署、职位。《玉篇》:“署,置也,位也。”

      合指接受官职委任,如《后汉书·刘恺传》:“恺性笃古,称疾不起,久乃受署。”

  2. 古代官制中的特殊含义

    汉代至魏晋时期,“署”特指试用或代理职务。官员需通过考核方能转正,故“受署”含试用履职之意。例:

    《汉书·翟方进传》:“初受署为郎,后转博士。”


二、权威文献例证

  1. 《后汉书·马援传》

    “援奏言西于县户有三万二千,宜分为两县。诏许之,遂受署为西于令。”

    (马援受任西于县令,体现正式任命。)

  2. 《晋书·职官志》

    “凡新官初受署,皆试守一岁,乃为真。”

    (新官需经一年试用期,考核合格后方可转正。)


三、现代延伸用法

虽为古语,现代汉语偶用于正式场合的职务接受,如:

“他受署为协会理事长,主持改革事务。”

(强调职务的庄重性与责任归属。)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年。
  3. 《后汉书》卷二十四,国学网原文链接(需订阅访问)。
  4. 《晋书·职官志》电子版,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网络扩展解释

“受署”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用法

  1. 历史文献例证:

    • 三国时期曹操在《爵封田畴令》中提到:“时加礼命,畴即受署”,指田畴接受官职。
    • 唐代柳宗元在《唐故岭南经略副使御史马君墓志》中描述:“君凡受署,往来桂州、岭南、江西、荆南道”,说明马君多次接受职务调遣。
  2. 语境特点:

    • 多用于官方文书或历史记载,强调对上级任命或职责的正式接受。
    • 与“受命”“就职”等词义相近,但更侧重书面化表达。

三、相关延伸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三国志》《柳宗元文集》等原始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爱贤念旧败奔柏酒报喜不报忧边旁不恌不虚此行唱唤丑音吹毛索疵处死觕朴玳检盗铃靛草钓车独弦匏琴匪唯粉骨羵首副启赶潮流含利黑丝呵诘讙敖荒怠黄发台背虎彝焦愁焦炎嵇吕浄缾骏茂礼宪鸾惊迷空步障评驳剖视葡萄乾七郤八手曲肱而枕颯俐折掇剩下事关重大兽灾树耳宋开府苏门四学士踏青特庙通快颓唐外作刓刻蓊茂笑弥弥晓譬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