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殊恩的意思、殊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殊恩的解釋

(1).特别的恩寵。常指帝王的恩寵。《後漢書·杜詩傳》:“上書乞避功德,陛下殊恩,未許放退。”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韻》:“牽裾恨不死,漏網辱殊恩。”《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二回:“他那隨時隨事教誨你,無論文字的紕繆,處世的機宜,知無不言,這一層倒是可遇不可求的殊恩,不可不報的。”

(2).指蒙受特殊的恩寵。 宋 範仲淹 《奏緻仕分司官乞與折支全俸狀》:“自贊善大夫以下,文武官即未殊恩,鮮聞緻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殊恩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由“殊”與“恩”二字構成,其核心含義指特殊的恩惠、格外的優待或超越常規的寵遇。以下從詞典釋義、詞源結構及用例角度詳細說明:


一、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釋為:“特殊的恩寵。”強調恩惠的非常規性,多用于君主對臣子、尊長對晚輩的格外賞賜或信任。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12年。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釋為:“特殊的恩惠。”側重恩典的獨特性,常見于曆史語境或正式文體。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6年。


二、詞源與結構分析


三、古代文獻用例

  1. 《漢書·霍光傳》

    “受襁褓之托,任漢室之寄,當軸處中,擁幼君之弱,而能匡國家,安社稷,雖古之伊尹、周公,何以加此?然卒蒙殊恩,複罹顯戮。”

    解析:霍光因功受武帝特殊信任(殊恩),後卻遭禍,凸顯恩寵的非常态性。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漢書》。

  2. 蘇轼《謝宣召入院狀》

    “臣蒙殊恩,擢置近侍。”

    解析:“殊恩”指皇帝破格提拔的恩遇,體現地位躍升的特殊性。


四、現代語義延伸

現代語境中,“殊恩”仍保留“非常規優待”的核心義,但使用頻率降低,多見于: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12.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3. 班固. 《漢書》[M]. 北京:中華書局,1962.
  4. 蘇轼. 《蘇轼文集》[M]. 北京:中華書局,1986.

網絡擴展解釋

“殊恩”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解釋

  1. 特别的恩寵
    常指帝王給予的超出常規的恩惠或優待。例如《後漢書·杜詩傳》記載:“上書乞避功德,陛下殊恩,未許放退。”,這裡的“殊恩”即指皇帝對臣子的特殊器重。

  2. 蒙受特殊恩寵
    指個人因特殊原因受到優待。如宋代範仲淹在奏折中提到官員“未殊恩,鮮聞緻政”,表明未獲得特殊恩遇者少有人主動辭官。


二、具體用法

  1. 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 唐代杜甫《建都十二韻》中“漏網辱殊恩”,指因過失而愧對皇帝的厚待。
    • 清代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提到“可遇不可求的殊恩”,形容難以獲得的特殊關照。
  2. 詞義延伸
    現代語境中,也可用于比喻他人給予的罕見幫助或機遇,但需結合具體場景,并非僅限于帝王恩賜。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詩詞典故或書法作品中的“殊恩”,可參考相關古籍或藝術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遨嬉擺弄豹裘柲邱镵針沉思馳想萃次搭撒打頭大腕點募鬥腳斷後範準風道忿鸷富盛腹中兵甲格律詩供花歸本桂荼诃子讧熾胡胡講息教廷膠柱鼓瑟津關險塞康強逢吉礦層笠子龍袍賣工夫麥魚子末號幕北偏肥拼寫琵琶蟲谯樓傾波日以為常筲子聲振屋瓦十相俱足屍饔雙文輸倕太陽風台宰鐵馬圢圢文英無端端瞎掰先蠶壇顯士小試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