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病的壞消息。《三國志·吳志·顧雍傳》“ 雍 為相十九年” 裴松之 注引《吳書》:“ 雍 族人 悌 ,字 子通 ,以孝悌廉正聞於鄉黨……若父有疾耗之問至,則臨書垂涕,聲語哽咽。”
“疾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具體解釋如下:
疾病對人體的消耗
由“疾”(疾病)和“耗”(消耗)組合而成,形容疾病迅速耗損人體的精力和體力。例如:“他因長期疾耗,身體日漸虛弱。”
患病的壞消息
在古籍中可指代與患病相關的負面信息。如《三國志·吳志·顧雍傳》注引《吳書》提到“父有疾耗之問至”,此處“疾耗”即指患病的不幸消息。
若需進一步考證古籍用例,可參考《三國志》相關注釋。
疾耗是一個漢字詞語,由“疾”和“耗”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疾字拆分為疒部和矢部,共10個筆畫;耗字拆分為耒部和毛部,共10個筆畫。
來源:
疾耗詞源于《史記·秦始皇本紀》:“六絕嚴法,疾病之人不得曆歲。”後來形容頻繁或長時間的忙碌、勞累而導緻身體疲勞、消耗。
繁體:
疾耗的繁體字為「疾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疾耗的寫法略有不同。疾字通常以肺字旁寫作「疒」,耗字通常以耒字旁寫作「耏」。
例句:
他為了趕工期而整天疾耗,身體疲憊不堪。
組詞:
疾病、疾苦、疾馳、耗損、耗費、耗盡等。
近義詞:
忙碌、奔忙、勞累、消耗等。
反義詞:
悠閑、休息、休憩、養足精神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