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夷的意思、殘夷的詳細解釋
殘夷的解釋
猶殘殺。 晉 袁宏 《後漢紀·質帝紀》:“ 九江 、 廣陵 二郡俱罹寇害,殘夷最甚。”《後漢書·仲長統傳》:“ 漢 二百年而遭 王莽 之亂,計其殘夷滅亡之數,又復倍乎 秦 項 矣。” 唐 吳筠 《覽古》詩:“姦邪起狡猾,骨肉相殘夷。”
詞語分解
- 殘的解釋 殘 (殘) á 害,毀壞:殘害。摧殘。 不完全,餘下的:殘餘。殘陽。殘存。殘廢。殘佚。苟延殘喘。 兇惡:殘忍。殘酷。兇殘。 筆畫數:; 部首:歹; 筆順編號:
- 夷的解釋 夷 í 中國古代稱東部的民族:東夷。九夷(古時稱東夷有九種)。 中國舊時指外國或外國的:華夷雜處(?)。 平,平坦,平安:化險為夷。 弄平:夷為平地。 消滅:夷滅。族夷(誅殺犯罪者家族)。 等輩:“諸
網絡擴展解釋
“殘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1.指戰亂後殘存的人民
根據,該詞基本含義為“戰争或災難後殘存下來的人民”,強調戰亂對社會的破壞。例如,在描述曆史事件時,可用以表達幸存者群體的艱難處境,如“九江、廣陵二郡殘夷最甚”(《後漢紀》)。
2.指殘殺、殺戮的行為
和引用了古籍中的用法,如晉代袁宏《後漢紀》和唐代吳筠詩句“骨肉相殘夷”,均将“殘夷”解釋為“殘殺”。這一含義更側重于暴力行為本身,常見于曆史文獻或詩歌中。
使用注意:
- 語境差異: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若描述戰後景象,多指“幸存者”;若強調暴力過程,則指“殺戮”。
- 現代使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或文學作品中。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或語境進一步分析其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殘夷(cányí)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殘夷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戰争或災難後所留下的凄涼的景象,也可以形容殘破不堪、破敗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殘字的部首是歹,有大約七個筆畫。夷字的部首是大,有大約五個筆畫。
來源:
殘夷的來源比較廣泛,既有對戰争中的殘破景象的描寫,也可以用來形容災難後的凄涼景象。在文學作品中,常用來表達悲壯、凄涼的意境。
繁體:
《殘夷》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殘字的一種寫法是象形字形,形似人物受傷後的血痕。夷字則是指被兵器擊倒後的人物形象。這種寫法在現代已經很少見。
例句:
1. 戰争結束後,城市裡到處可見殘夷斷壁的景象。
2. 那座廢棄的廟宇,盡顯一片殘夷之景。
組詞:
殘亡、戰殘、殘缺、殘暴
近義詞:
殘敗、殘破、殘廢、殘敗
反義詞:
繁榮、興盛、完整、完善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