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赤紅如火。 唐 張鷟 《朝野佥載》卷四:“左衛将軍 權龍襄 性褊急,常自矜能詩……為《喜雨》詩:‘暗去也沒雨,明來也沒雲。日頭赫赤赤,地上絲氲氲。’”
“赫赤赤”是一個漢語形容詞性詞彙,主要用于描述顔色或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赫赤赤”指顔色赤紅如火,強調紅色鮮豔、明亮的特點。例如形容火焰、晚霞等自然景象,或人的臉色因激動、生氣而發紅。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具有古典色彩,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在文學或特定語境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朝野佥載》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的詳細釋義。
赫赤赤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成部首和筆畫如下:
部首:赤(火字旁)
筆畫:赫(7畫)+ 赤(7畫)+ 赤(7畫)= 21畫
赫赤赤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對顔色赤紅的形容。赫表示比赤更深沉、更濃郁的紅色。
在繁體字中,赫赤赤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赫赤赤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會保持相似的形狀和意思。
以下是赫赤赤的一些例句:
1. 他的臉色赫赤赤的,看起來像是生病了。
2. 夕陽下,大地變得赫赤赤的,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赫赤赤的組詞有:
1. 赫赫:形容聲望很高、威風凜凜的樣子。
2. 赤赤:形容紅得通紅,鮮紅無比。
赫赤赤的近義詞有:
1. 紅紅:形容紅色。
2. 炙熱:形容非常熱。
赫赤赤的反義詞有:
1. 黑:表示顔色上的相反。
2. 藍:表示顔色上的相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