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缺口的環形佩玉。《莊子·田子方》:“緩佩玦者,事至而斷。” 成玄英 疏:“緩者,五色絛繩,穿玉玦以飾佩也。”參見“ 佩環 ”。
(1).玉佩的一種。環形而有缺口。 宋 陳師道 《次韻麟等詩及破餘酒戒》:“丈夫意氣合,珮玦不循鉤。”
(2).泛指佩玉。 元 周巽 《野有梅而托興焉》詩:“籲嗟美人兮,贈我以瓊英。酬以珮玦,聊結中情。”
佩玦是古代一種有缺口的環形佩玉,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文獻資料總結如下:
佩玦由"佩"(佩戴)和"玦"(缺口環形玉器)組成,指佩戴在衣帶上的帶缺口玉飾。這種玉器形制特殊,缺口設計使其與完整環形玉佩相區别。
實用裝飾
作為衣帶佩飾,常與其他玉器(如佩玖、佩珂)組合使用,常見于先秦至宋元時期貴族服飾。
決斷象征
《莊子·田子方》記載"緩佩玦者,事至而斷",表明佩戴者以此物象征決斷力。
禮儀标識
類似形制的"玦"在射箭工具"佩韘"中也有應用,但佩玦主要作禮儀用途,而佩韘(扳指)側重實用功能。
注:佩玦與"佩韘"(扳指)功能不同,後者是射箭護具,但兩者在玉器形制和成人禮象征意義上有文化關聯。
《佩玦》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佩帶威武的勇氣和品格,也指佩帶在身上的勳章或徽章。
《佩玦》的部首是“人”,共由9個筆畫組成。
《佩玦》源自古漢字,是由“佩”和“玦”兩個字組成。在繁體中,“佩”和“玦”的形狀稍有不同,但意思和寫法相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