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夷的意思、残夷的详细解释
残夷的解释
犹残杀。 晋 袁宏 《后汉纪·质帝纪》:“ 九江 、 广陵 二郡俱罹寇害,残夷最甚。”《后汉书·仲长统传》:“ 汉 二百年而遭 王莽 之乱,计其残夷灭亡之数,又復倍乎 秦 项 矣。” 唐 吴筠 《览古》诗:“姦邪起狡猾,骨肉相残夷。”
词语分解
- 残的解释 残 (殘) á 害,毁坏:残害。摧残。 不完全,余下的:残余。残阳。残存。残废。残佚。苟延残喘。 凶恶:残忍。残酷。凶残。 笔画数:; 部首:歹; 笔顺编号:
- 夷的解释 夷 í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夷杂处(?)。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夷。 弄平:夷为平地。 消灭: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 等辈:“诸
网络扩展解释
“残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主要分为以下两种解释:
1.指战乱后残存的人民
根据,该词基本含义为“战争或灾难后残存下来的人民”,强调战乱对社会的破坏。例如,在描述历史事件时,可用以表达幸存者群体的艰难处境,如“九江、广陵二郡残夷最甚”(《后汉纪》)。
2.指残杀、杀戮的行为
和引用了古籍中的用法,如晋代袁宏《后汉纪》和唐代吴筠诗句“骨肉相残夷”,均将“残夷”解释为“残杀”。这一含义更侧重于暴力行为本身,常见于历史文献或诗歌中。
使用注意:
- 语境差异: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若描述战后景象,多指“幸存者”;若强调暴力过程,则指“杀戮”。
- 现代使用: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历史或文学作品中。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或语境进一步分析其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残夷(cányí)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残夷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战争或灾难后所留下的凄凉的景象,也可以形容残破不堪、破败的样子。
拆分部首和笔画:
残字的部首是歹,有大约七个笔画。夷字的部首是大,有大约五个笔画。
来源:
残夷的来源比较广泛,既有对战争中的残破景象的描写,也可以用来形容灾难后的凄凉景象。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表达悲壮、凄凉的意境。
繁体:
《残夷》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一致,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残字的一种写法是象形字形,形似人物受伤后的血痕。夷字则是指被兵器击倒后的人物形象。这种写法在现代已经很少见。
例句:
1. 战争结束后,城市里到处可见残夷断壁的景象。
2. 那座废弃的庙宇,尽显一片残夷之景。
组词:
残亡、战残、残缺、残暴
近义词:
残败、残破、残废、残败
反义词:
繁荣、兴盛、完整、完善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疑问,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