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拉枯的意思、拉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拉枯的解釋

猶拉朽。《晉書·劉元海載記》:“今見衆十餘萬,皆一當 晉 十,鼓行而摧亂 晉 ,猶拉枯耳。”《北史·齊紀下論》:“ 渦陽 之戰,掃 侯景 如拉枯。”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往者戊戌變法,去五寺三巡撫如拉枯,獨駐防則不敢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拉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但主要與“摧毀事物輕而易舉”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拉枯”原意可理解為“摧毀枯朽之物”,常與“摧朽”連用為“摧朽拉枯”,比喻以絕對優勢輕易擊潰對方。該詞最早見于《晉書》,如《劉元海載記》中“摧亂晉,猶拉枯耳”,形容軍事力量的壓倒性優勢。

二、用法與例句

  1. 曆史文獻用法

    • 《北史·齊紀下論》提到“掃侯景如拉枯”,描述戰争中迅速擊潰敵軍。
    • 章炳麟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中以“去五寺三巡撫如拉枯”比喻戊戌變法中廢除舊制的輕易性。
  2. 現代擴展用法
    部分現代語境中(如),該詞被引申為“植物因缺水幹枯”,但此用法較少見于經典文獻,可能屬于現代衍生義或特定領域釋義。

三、近義與反義

四、注意事項

若需引用該詞,建議優先采用“摧毀性力量”的經典釋義。對于“植物幹枯”的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適用性。更多曆史用例可參考《晉書》《北史》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拉枯(lā kū)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描述植物因幹旱或缺乏養分而失去生機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拉字的部首為手,枯字的部首為木,拉枯的整體部首為木。拉字共有8畫,枯字共有8畫。

來源

拉枯的來源并不确定,但它常用于形容植物失去生機的古老文化中。可以推測,拉枯這個詞可能源自農業社會中對于植物生長狀況的觀察和描述。

繁體字

繁體字“拉枯”為「拉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拉枯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如果以金文為例,拉字可能寫作「回手」,而枯字可能寫作「日十木」。

例句

1. 夏季幹旱,田裡的莊稼都開始拉枯了。

2. 花壇裡的花草因缺水而拉枯了。

組詞

拉枯沒有常見的組詞用法,因為它通常作為一個獨立的詞語使用。

近義詞

枯萎、凋謝、憔悴。

反義詞

茁壯、生機勃勃、繁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