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俗的意思、本俗的詳細解釋
本俗的解釋
傳統的習俗。《周禮·地官·大司徒》:“以本俗六,安萬民。” 鄭玄 注:“本猶舊也。”《新唐書·東夷傳·新羅》:“又獻二女,帝曰:‘女皆王姑姊妹,違本俗,别所親,朕不忍留。’”
詞語分解
- 本的解釋 本 ě 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藥)。無本之木。 事物的根源,與“末”相對:本末(頭尾;始終)。根本(根源;徹底;本質上)。 草的莖,樹的幹:草本植物。 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體。 原來:本來。本領。
- 俗的解釋 俗 ú 社會上長期形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俗尚。風俗。習俗。約定俗成(指某種事物是由群衆通過長期實踐而認定形成)。 大衆化的,最通行的,習見的:俗名。俗語。俗曲。雅俗共賞。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厭的:
網絡擴展解釋
“本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本俗”指傳統的習俗,由“本”(本來的、原始的)和“俗”(習俗、風俗)組合而成,強調對固有風俗的遵循。例如《周禮·地官·大司徒》提到“以本俗六,安萬民”,鄭玄注釋“本猶舊也”。
二、單字解析
- 本:原指草木的根,引申為根源、原始(如“本末”“根本”)。
- 俗:指長期形成的社會風尚或習慣(如《說文解字》釋“俗,習也”)。
三、古籍例證
- 《新唐書·東夷傳·新羅》記載,唐太宗因新羅獻女違背其傳統習俗,表示“違本俗,别所親,朕不忍留”。
- 《周禮》中“本俗”被列為安定民生的六種傳統習俗之一。
四、現代應用
該詞多用于描述對傳統習俗的尊重,或批評違背傳統的行為。例如:“他恪守本俗,始終遵循祖輩的禮儀。”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可參考《周禮》《新唐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本俗》是一個中文詞彙,常用于形容人們的言行舉止符合社會習俗,沒有過分的炫耀或誇張。下面是有關《本俗》的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本俗》的拆分部首是“本”,筆畫數為五。
來源:《本俗》一詞起源于中國漢語,确切的起源時間和來源尚未确立。
繁體字形:《本俗》的繁體字形為「本俗」。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關于《本俗》具體的古時寫法信息尚缺乏。
例句:他的言談舉止一直都很本俗,從不引人注意。
組詞:本土、本性、本分等。
近義詞:庸俗、平庸、普通等。
反義詞:花哨、浮誇、不拘小節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