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詩侶的意思、詩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詩侶的解釋

詩友。 唐 白居易 《和錢員外答盧員外早春獨遊曲江見寄長句》:“醉思詩侶有同年,春歎翰林無暇日。” 元 吳師道 《野中暮歸有懷》詩:“酒禁未開詩侶散,菊花時節自登臨。” 清 曹寅 《期卓子任及諸同人不至》詩:“僂指巡詩侶,行期阻片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詩侶”是一個源自古典文學的詞彙,其含義可從字面、引申義及文化背景三個維度解析:

一、字面含義

由“詩”(詩歌)與“侶”(伴侶、夥伴)組合而成,字面意為“詩歌的伴侶”。

二、引申義與文化内涵

  1. 詩友的代稱
    指志同道合、以詩歌相交的朋友,常見于文人雅士的交往中。例如:

    • 唐代白居易《和錢員外答盧員外早春獨遊曲江見寄長句》提到“醉思詩侶有同年”,以“詩侶”指代同年結交的詩友。
    • 宋代李清照《永遇樂》中“謝他酒朋詩侶”,将“詩侶”與“酒朋”并列,凸顯以詩會友的雅趣。
  2. 精神共鳴的象征
    超越普通友誼,強調心靈契合與情感共鳴。如杜牧《渡吳江》“文園詩侶應多思”,暗含對知音難尋的感慨。

三、曆史用例特點

“詩侶”不僅是對詩歌愛好者的泛稱,更承載着中國古代文人追求精神共鳴的深層文化意蘊。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詩句中的用法,可參考《全唐詩》《宋詞選》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詩侶》這個詞既可以指兩個共同創作或齊名的詩人,也可以用來形容彼此志趣相投的詩人之間的友誼。在這個詞中,"詩"是指寫詩的人,"侶"則表示伴侶、同道。因此,《詩侶》可以理解為詩人伴侶、志同道合的詩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詩侶》的拆分部首為讠和亻。讠是“讠字旁”,表示與言語、文學有關的事物;亻是人的偏旁,表示與人有關。

《詩侶》的拆分筆畫為12畫:

詩(4畫)+ 亻(2畫)+為(4畫)+口(4畫)。

來源:

詞語《詩侶》最早出現在唐朝白居易的《封連山人遊》,用來描述自己與李賀和杜牧的交往之情。在此之後,這個詞成為了形容詩人之間深厚友誼的通用詞彙。

繁體:

《詩侶》的繁體字為「詩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詞語《詩侶》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字“侶”的上面會加上三點水作為偏旁,表示與水有關,可以理解為雙魚,用來喻指兩人之間的默契。

例句:

1. 他們兩位是當代的詩侶,以詩歌創作而大名鼎鼎。

2. 這兩位詩侶彼此鼓舞,成就了許多優秀的詩作。

組詞:

詩友、同侪、筆友、文人、文友

近義詞:

詩人伴侶,得意門生,共同創作者

反義詞:

陌路人,對立者,敵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